人才招聘

  • 职位名称 招聘部门 招聘人数 学历要求 专业方向 发布日期 截止日期
  • 研究助理-微生物代谢流工程、蛋白质工程或发酵技术 Howard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3-05-23 2023-12-31

    Howard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生产药物和聚合物行业中使用的许多具有工业价值的化学品都来自石油或使用了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工艺。用于合成这些化学物质的知识产权和生产工艺已经很成熟,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该领域的进步和新技术很少。周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利用合成生物学,蛋白工程学,代谢工程学,和计算机学习工具来开发新的生产工艺,以利用生物基的源材料或发酵工艺来生产有商业价值的工业化学品。这种新技术能和传统的石油基或化学法工艺在成本上有竞争力,将减少我们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并降低交付给救生药物的成本。在产业界深耕多年后,周博士重返学术界,其目标是开发有助于改善人们生活的新技术。他正在招募积极进取的,并希望对他们周围的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青年科学家。

    ×

    有意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oward@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微生物代谢流工程、蛋白质工程或发酵技术 Howard课题组 1 博士 科技 2023-05-23 2023-12-31

    Howard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生产药物和聚合物行业中使用的许多具有工业价值的化学品都来自石油或使用了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工艺。用于合成这些化学物质的知识产权和生产工艺已经很成熟,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该领域的进步和新技术很少。周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利用合成生物学,蛋白工程学,代谢工程学,和计算机学习工具来开发新的生产工艺,以利用生物基的源材料或发酵工艺来生产有商业价值的工业化学品。这种新技术能和传统的石油基或化学法工艺在成本上有竞争力,将减少我们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并降低交付给救生药物的成本。在产业界深耕多年后,周博士重返学术界,其目标是开发有助于改善人们生活的新技术。他正在招募积极进取的,并希望对他们周围的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青年科学家。

    ×

    有意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oward@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微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 戴俊彪课题组 4-5 硕士 科技 2023-05-09 2023-12-31

    戴俊彪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相关的重大生物学问题,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实验室设计并构建了迄今世界上最长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相关成果发表在2017 Science期刊,该成果入选2017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科技进展十大新闻。目前,课题组正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基因组的重编与精简,进一步探索基因组的理性设计原则。诚挚邀请对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年才俊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dailab.org.cn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sy.ji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微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 戴俊彪课题组 3-4 博士 科技 2023-05-09 2023-12-31

    戴俊彪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相关的重大生物学问题,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实验室设计并构建了迄今世界上最长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相关成果发表在2017 Science期刊,该成果入选2017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科技进展十大新闻。目前,课题组正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基因组的重编与精简,进一步探索基因组的理性设计原则。诚挚邀请对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年才俊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dailab.org.cn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sy.ji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科技决策咨询人才 战略发展办公室 2-3 硕士及博士 科技 2023-05-09 2023-12-31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项目经历等佐证材料(要求为PDF)发送至李老师:yj.li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生物信息学 卞光凯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3-05-09 2023-12-31

    卞光凯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1) 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及高值天然产物高效合成

    (2) 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改造丝状真菌生产高性能生物材料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Bian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gk.bia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合成生物学、天然产物化学 卞光凯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3-05-09 2023-12-31

    卞光凯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1) 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及高值天然产物高效合成

    (2) 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改造丝状真菌生产高性能生物材料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Bian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gk.bia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 于涛课题组 3 硕士 科技 2023-04-30 2023-12-31

    于涛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解决可持续制造,绿色能源存储与粮食安全等全球性的问题与挑战。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yutao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tao.y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 于涛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3-04-30 2023-12-31

    于涛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解决可持续制造,绿色能源存储与粮食安全等全球性的问题与挑战。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yutao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tao.y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合成免疫学及交叉学科 赵勇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3-04-30 2023-12-31

    我们有一份惊喜等待聪明而有追求的你来收获;我们将有一段珍贵而快乐的科研经历创造奇迹和未来!

     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动物模型,基因工程改造动物,组学,分子生物学及合成生物学等技术,探讨免疫耐受及免疫应答调控的分子机制,建立诱导或逆转移植免疫耐受的治疗方案,开发组织细胞工程产品及基因工程药物。

    课题组目前正大力凝聚和引进包括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蛋白质互作分析、结构生物学、生命组学与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大数据分析、生物大分子药学、细胞与基因类药学和组织/器官工程学等方向等诸多学科人才。我们特别鼓励学科交叉及个人创造性,欢迎有事业心、有爱心、不同研究背景的博士后和研究助理等青年人才加盟。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发送至sf.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合成免疫学及交叉学科 赵勇课题组 5 博士 科技 2023-04-30 2023-12-31

    我们有一份惊喜等待聪明而有追求的你来收获;我们将有一段珍贵而快乐的科研经历创造奇迹和未来!

     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动物模型,基因工程改造动物,组学,分子生物学及合成生物学等技术,探讨免疫耐受及免疫应答调控的分子机制,建立诱导或逆转移植免疫耐受的治疗方案,开发组织细胞工程产品及基因工程药物。

    课题组目前正大力凝聚和引进包括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蛋白质互作分析、结构生物学、生命组学与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大数据分析、生物大分子药学、细胞与基因类药学和组织/器官工程学等方向等诸多学科人才。我们特别鼓励学科交叉及个人创造性,欢迎有事业心、有爱心、不同研究背景的博士后和研究助理等青年人才加盟。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发送至sf.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项目运行管理实习生 合成生物大设施 1 本科及以上 支撑 2023-04-21 2023-12-31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3年5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生命科学园。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l.zhang6@siat.ac.cn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项目管理专员 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 1名 本科 支撑 2023-03-15 2023-12-31

    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简介:

    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在深圳市发改委的支持下,由光明区政府和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作,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具体牵头建设的创新创业平台,建筑面积 1.2 万多平方米。

    创新中心重点布局:材料与能源,合成生物产业配套,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建模、自动化,基因合成组装、DNA 存储与生物计算,领域相关专业传媒,生物分子、途径与线路,食品、消费品与农业,医疗健康,诊断、检测设备与技术等9大产业赛道。以楼上产业应用研究和楼下企业孵化管理为建设核心——应用研究依托大设施和合成院输出科研成果,开展技术合作,孵化器管理通过对接创新源头同时面向社会吸引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初创企业入驻,提供优质的创业创新环境、基础设施和高端共享实验室设备等,实现企业“拎包入驻”,并在国内首个合成生物专项政策赋能下,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自建设运营以来,在基础运营管理、企业遴选与入驻、企业考核、活动赛事、物业服务、政策申报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运营管理机制。

    创新中心首创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打通从原始创新到推动创业发展 的创新路径,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推广深圳经验 47 条。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isynbio_industry@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财务专员 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 数名 本科 支撑 2023-03-15 2023-12-31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isynbio_industry@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新媒体运营实习生(科普方向) 所部 1-2 本科 支撑 2023-03-15 2023-12-31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lin.wang3@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人工抗瘤菌 刘陈立课题组 4-5 大专 科技 2023-03-15 2023-12-31

    刘陈立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从事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研究方向包括:

    1. 改造细菌治疗实体肿瘤;

    2. 自下而上合成单细胞生命。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nan.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人工抗瘤菌-动物实验 刘陈立课题组 3-4 硕士 科技 2023-03-15 2023-12-31

    刘陈立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从事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研究方向包括:

    1. 改造细菌治疗实体肿瘤;

    2. 自下而上合成单细胞生命。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nan.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人工抗瘤菌-菌株构建/制剂研发 刘陈立课题组 3-4 硕士 科技 2023-03-15 2023-12-31

    刘陈立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从事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研究方向包括:

    1. 改造细菌治疗实体肿瘤;

    2. 自下而上合成单细胞生命。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nan.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生物系统优化设计与生物影像分析 刘陈立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3-03-15 2023-12-31

    刘陈立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从事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研究方向包括:

    1. 改造细菌治疗实体肿瘤;

    2. 自下而上合成单细胞生命。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nan.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合成单细胞生命 刘陈立课题组 3 硕士 科技 2023-03-15 2023-12-31

    刘陈立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从事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研究方向包括:

    1. 改造细菌治疗实体肿瘤;

    2. 自下而上合成单细胞生命。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nan.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生物系统优化设计 刘陈立课题组 1 博士 科技 2023-03-15 2023-12-31

    刘陈立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从事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研究方向包括:

    1. 改造细菌治疗实体肿瘤;

    2. 自下而上合成单细胞生命。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nan.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合成单细胞生命 刘陈立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3-03-15 2023-12-31

    刘陈立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从事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研究方向包括:

    1. 改造细菌治疗实体肿瘤;

    2. 自下而上合成单细胞生命。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nan.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助理工程师-计算生物与机器学习 赵国屏课题组 2 本科 科技 2023-03-14 2023-12-31

    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在路线与元件的设计、挖掘、和改造中实现高速、高精度的表征和预测,帮助构建合成生物自动化设施“设计— 构建—测试—学习”闭环策略。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zhao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li.w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计算生物与机器学习 赵国屏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3-03-14 2023-12-31

    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在路线与元件的设计、挖掘、和改造中实现高速、高精度的表征和预测,帮助构建合成生物自动化设施“设计— 构建—测试—学习”闭环策略。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zhao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 li.w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计算生物与机器学习 赵国屏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3-03-14 2023-12-31

    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在路线与元件的设计、挖掘、和改造中实现高速、高精度的表征和预测,帮助构建合成生物自动化设施“设计— 构建—测试—学习”闭环策略。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zhao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 li.w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合成生物学 戴卓君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3-03-14 2023-12-31

    戴卓君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工程细菌及工程菌群的活体材料组装方法开发;基于合成细菌及合成功能菌群的多酶体系构建,无细胞重组系统及天然产物合成。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ZD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zj.da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合成生物学 戴卓君课题组 3 硕士 科技 2023-03-14 2023-12-31

    戴卓君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工程细菌及工程菌群的活体材料组装方法开发;基于合成细菌及合成功能菌群的多酶体系构建,无细胞重组系统及天然产物合成。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ZD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zj.da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合成生物学 戴卓君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3-03-14 2023-12-31

    戴卓君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工程细菌及工程菌群的活体材料组装方法开发;基于合成细菌及合成功能菌群的多酶体系构建,无细胞重组系统及天然产物合成。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ZD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zj.da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助理研究员-合成生物学 陈业课题组 1 硕士 科技 2023-03-07 2023-12-31

    陈业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定量化、模块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基因元件、基因线路及应用,合成微生物群落。

    课题组主页:isynbio.siat.ac.cn/chen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e.che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合成生物学 陈业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3-03-07 2023-12-31

    陈业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定量化、模块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基因元件、基因线路及应用,合成微生物群落。

    课题组主页:isynbio.siat.ac.cn/chen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e.che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合成生物学 司同课题组 3 硕士 科技 2023-02-28 2023-12-31

    司同实验室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自动化合成生物技术,依托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采取数据驱动的设计-构建-测试-学习闭环研究范式,开展酶工程、代谢工程、天然产物、生命演化等研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sito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tong.s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合成生物学 司同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3-02-28 2023-12-31

    司同实验室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自动化合成生物技术,依托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采取数据驱动的设计-构建-测试-学习闭环研究范式,开展酶工程、代谢工程、天然产物、生命演化等研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sito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tong.s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肿瘤免疫 施小山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3-02-28 2023-12-31

    施小山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利用新型质谱等技术系统性研究免疫细胞关键信号转导网络的分子结构机制,并进一步设计新型合成免疫学治疗方案。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xs.sh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合成生物学 刘高雯课题组 3 硕士 科技 2023-02-28 2023-12-31

    刘高雯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结合合成生物学,进化生物学以及系统生物学,通过利用自动化高通量实验、显微操作、图像和基因组数据分析,探究模式生物基因组的可塑性(genome plasticity)和系统健壮度(robustness)。

    实验室主页:https://www.gaowenliulab.com/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gaowen.li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合成生物学 刘高雯课题组 2-3 博士 科技 2023-02-28 2023-12-31

    刘高雯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结合合成生物学,进化生物学以及系统生物学,通过利用自动化高通量实验、显微操作、图像和基因组数据分析,探究模式生物基因组的可塑性(genome plasticity)和系统健壮度(robustness)。

    实验室主页:https://www.gaowenliulab.com/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gaowen.li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中心助理 合成生物化学研究中心 1 本科 行政 2023-02-27 2023-12-31

    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合成院”)是由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非法人科研机构,由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具体建设。深圳合成院下设研究部、大设施运行维护部、产业转化中心和综合事务部四个主要部门。深圳合成院的愿景是构建生命,理解生命,融合BT和IT,建设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机构。深圳合成院将秉承“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建院理念,聚焦人工生命体系的理解,重塑与扩展这一重大科学挑战,开展合成生物学基本原理、共性方法和医学转化应用研究。重点突破生命体系定量描述与预测能力,人工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自动化铸造测试等共性关键技术能力,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材料、能源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动生命科学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跨越。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synbiochemhr@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合成免疫学及交叉学科 合成免疫学研究中心 5 博士 科技 2023-02-22 2023-12-31

    中心简介:

    合成免疫学是一个新兴的免疫学前沿学科领域。合成免疫学研究中心是田志刚院士领衔成立的全球唯一一个聚焦合成免疫学研究的大平台,以图引领合成免疫学的建立与发展。合成免疫学是前沿免疫学理论与现代合成生物学技术高度融合交叉的新兴学科,必将极大推动重大疾病的免疫治疗现代理论、技术途径和产品研发的飞速发展。合成免疫学研究中心已汇聚了国内外合成免疫学的开拓者和杰出青年人才,发挥学科的引领作用。

    中心拟以肿瘤、自身免疫病、病毒性疾病、器官移植等为免疫治疗的疾病谱,采用合成生物学理论和操控技术,建立免疫学新重要理论、新核心技术,通过重塑、纠偏、再造机体的免疫系统,实现重大疾病的免疫治疗和免疫细胞与基因药物的规模化产业化。

    中心及课题组目前正大力凝聚和引进包括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蛋白质互作分析、结构生物学、生命组学与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大数据分析、生物大分子药学、细胞与基因类药学和组织/器官工程学等方向等诸多学科的研究课题组和各类人才。我们特别鼓励学科交叉及个人创造性,欢迎有事业心、有爱心、不同研究背景的研究人员、博士后和研究助理等青年人才加盟。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发送至sf.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合成生物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噬菌体 马英新课题组 3 硕士 科技 2023-02-21 2023-12-31

    马英新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假病毒的构建及应用;噬菌体改造平台;超灵敏分子诊断。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Ma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x.ma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合成生物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噬菌体 马英新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3-02-21 2023-12-31

    马英新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假病毒的构建及应用;噬菌体改造平台;超灵敏分子诊断。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Ma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x.ma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微藻合成生物学、生物智造 胡强课题组 3 硕士 科技 2023-02-20 2023-12-31

    胡强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运用合成生物学和先进制造科学的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开发柔性超级微藻细胞工厂和下一代绿色生物制造体系,推动微藻在食品、饲料、医药、化妆品、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h.chen3@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微藻合成生物学、生物智造 胡强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3-02-20 2023-12-31

    胡强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运用合成生物学和先进制造科学的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开发柔性超级微藻细胞工厂和下一代绿色生物制造体系,推动微藻在食品、饲料、医药、化妆品、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h.chen3@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细胞生物学、生物合成、代谢工程 江寅迪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3-02-17 2023-12-31

    江寅迪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解析复杂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作用机理,并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高效生产高价值天然产物。本课题组鼓励学科交叉,欢迎不同研究背景的博士后和研究助理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s://chembio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d.ji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细胞生物学、生物合成、代谢工程 江寅迪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3-02-17 2023-12-31

    江寅迪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解析复杂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作用机理,并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高效生产高价值天然产物。本课题组鼓励学科交叉,欢迎不同研究背景的博士后和研究助理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s://chembio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d.ji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设备运行管理员-X-射线单晶衍射仪 合成生物大设施 1-2 硕士 科技 2023-02-16 2023-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3年3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zf.li@siat.ac.cn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设备运行管理员-结晶分离模块 合成生物大设施 1-2 硕士 科技 2023-02-16 2023-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3年3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zf.li@siat.ac.cn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设备运行管理员-气质联用设备 合成生物大设施 1-2 硕士 科技 2023-02-16 2023-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3年3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zf.li@siat.ac.cn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实习生-干细胞 连祺周课题组 5 硕士及以上应届生 科技 2023-02-16 2023-12-31

    连祺周课题组研究方向:

    1)以干细胞为平台,结合临床样本、模式动物及多组学技术研究心肺、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分子机制;2).新型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技术;3)间充质干细胞及细胞外囊泡。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qz.lian@siat.ac.cn ,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干细胞 连祺周课题组 4 本科 科技 2023-02-16 2023-12-31

    连祺周课题组研究方向:

    1)以干细胞为平台,结合临床样本、模式动物及多组学技术研究心肺、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分子机制;2).新型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技术;3)间充质干细胞及细胞外囊泡。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qz.lian@siat.ac.cn ,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干细胞 连祺周课题组 2-4 硕士 科技 2023-02-16 2023-12-31

    连祺周课题组研究方向:

    1)以干细胞为平台,结合临床样本、模式动物及多组学技术研究心肺、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分子机制;2).新型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技术;3)间充质干细胞及细胞外囊泡。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qz.lian@siat.ac.cn ,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助理研究员-干细胞 连祺周课题组 2-4 博士 科技 2023-02-16 2023-12-31

    连祺周课题组研究方向:

    1)以干细胞为平台,结合临床样本、模式动物及多组学技术研究心肺、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分子机制;2).新型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技术;3)间充质干细胞及细胞外囊泡。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qz.lian@siat.ac.cn ,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副研究员-干细胞 连祺周课题组 2-4 博士 科技 2023-02-16 2023-12-31

    连祺周课题组研究方向:

    1)以干细胞为平台,结合临床样本、模式动物及多组学技术研究心肺、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分子机制;2).新型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技术;3)间充质干细胞及细胞外囊泡。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qz.lian@siat.ac.cn ,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干细胞 连祺周课题组 2-4 博士 科技 2023-02-16 2023-12-31

    连祺周课题组研究方向:

    1)以干细胞为平台,结合临床样本、模式动物及多组学技术研究心肺、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分子机制;2).新型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技术;3)间充质干细胞及细胞外囊泡。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qz.lian@siat.ac.cn ,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助理 石一鸣课题组 1 硕士 科技 2023-02-14 2023-12-31

    石一鸣实验室简介:

    v 你是否知道微生物才是地球的主人,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但不可以没有微生物?

    v 你是否知道你全身上下都布满微生物,你的健康、行为和情绪时时刻刻受到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生物影响?

    v 你是否知道地球生态环境和你身体中的微生物可能蕴藏着新一代的药物分子?

    v 在我们这里,你将对以上问题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以微生物与高等真核生物(人类、植物、昆虫、线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结合生物信息学、天然产物化学、化学生物学,从生物进化规律和天然产物生态功能的角度,在分子水平解释自然界中物种之间的博弈行为(竞争、捕食、共生、寄生),以期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对活性分子(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改造带来新的灵感,寻找解决人类疾病的办法。

    研究内容:


    1.绘制微生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全景图,明晰生态系统中物种相互作用的奥秘;

    2.表征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构微生物在复杂生态环境中可能采取的生存策略;

    3.工程改造生物合成基因簇和底盘菌,实现体内定向表达单一活性化合物或化合物组;

    4.天然产物分离和结构鉴定,以及以化学生态学为导向的功能表征。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i-ming.shi@mpi-marburg.mpg.de,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生物信息学研究助理 石一鸣课题组 1 硕士 科技 2023-02-14 2023-12-31

    石一鸣实验室简介:

    v 你是否知道微生物才是地球的主人,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但不可以没有微生物?

    v 你是否知道你全身上下都布满微生物,你的健康、行为和情绪时时刻刻受到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生物影响?

    v 你是否知道地球生态环境和你身体中的微生物可能蕴藏着新一代的药物分子?

    v 在我们这里,你将对以上问题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以微生物与高等真核生物(人类、植物、昆虫、线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结合生物信息学、天然产物化学、化学生物学,从生物进化规律和天然产物生态功能的角度,在分子水平解释自然界中物种之间的博弈行为(竞争、捕食、共生、寄生),以期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对活性分子(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改造带来新的灵感,寻找解决人类疾病的办法。

    研究内容:


    1.绘制微生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全景图,明晰生态系统中物种相互作用的奥秘;

    2.表征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构微生物在复杂生态环境中可能采取的生存策略;

    3.工程改造生物合成基因簇和底盘菌,实现体内定向表达单一活性化合物或化合物组;

    4.天然产物分离和结构鉴定,以及以化学生态学为导向的功能表征。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i-ming.shi@mpi-marburg.mpg.de,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分子生物学研究助理 石一鸣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3-02-14 2023-12-31

    石一鸣实验室简介:

    v 你是否知道微生物才是地球的主人,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但不可以没有微生物?

    v 你是否知道你全身上下都布满微生物,你的健康、行为和情绪时时刻刻受到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生物影响?

    v 你是否知道地球生态环境和你身体中的微生物可能蕴藏着新一代的药物分子?

    v 在我们这里,你将对以上问题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以微生物与高等真核生物(人类、植物、昆虫、线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结合生物信息学、天然产物化学、化学生物学,从生物进化规律和天然产物生态功能的角度,在分子水平解释自然界中物种之间的博弈行为(竞争、捕食、共生、寄生),以期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对活性分子(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改造带来新的灵感,寻找解决人类疾病的办法。

    研究内容:


    1.绘制微生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全景图,明晰生态系统中物种相互作用的奥秘;

    2.表征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构微生物在复杂生态环境中可能采取的生存策略;

    3.工程改造生物合成基因簇和底盘菌,实现体内定向表达单一活性化合物或化合物组;

    4.天然产物分离和结构鉴定,以及以化学生态学为导向的功能表征。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i-ming.shi@mpi-marburg.mpg.de,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生物信息学博士后 石一鸣课题组 1 博士 科技 2023-02-14 2023-12-31

    石一鸣实验室简介:

    v 你是否知道微生物才是地球的主人,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但不可以没有微生物?

    v 你是否知道你全身上下都布满微生物,你的健康、行为和情绪时时刻刻受到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生物影响?

    v 你是否知道地球生态环境和你身体中的微生物可能蕴藏着新一代的药物分子?

    v 在我们这里,你将对以上问题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以微生物与高等真核生物(人类、植物、昆虫、线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结合生物信息学、天然产物化学、化学生物学,从生物进化规律和天然产物生态功能的角度,在分子水平解释自然界中物种之间的博弈行为(竞争、捕食、共生、寄生),以期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对活性分子(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改造带来新的灵感,寻找解决人类疾病的办法。

    研究内容:


    1.绘制微生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全景图,明晰生态系统中物种相互作用的奥秘;

    2.表征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构微生物在复杂生态环境中可能采取的生存策略;

    3.工程改造生物合成基因簇和底盘菌,实现体内定向表达单一活性化合物或化合物组;

    4.天然产物分离和结构鉴定,以及以化学生态学为导向的功能表征。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i-ming.shi@mpi-marburg.mpg.de,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分子生物学博士后 石一鸣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3-02-14 2023-12-31

    石一鸣实验室简介:

    v 你是否知道微生物才是地球的主人,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但不可以没有微生物?

    v 你是否知道你全身上下都布满微生物,你的健康、行为和情绪时时刻刻受到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生物影响?

    v 你是否知道地球生态环境和你身体中的微生物可能蕴藏着新一代的药物分子?

    v 在我们这里,你将对以上问题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以微生物与高等真核生物(人类、植物、昆虫、线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结合生物信息学、天然产物化学、化学生物学,从生物进化规律和天然产物生态功能的角度,在分子水平解释自然界中物种之间的博弈行为(竞争、捕食、共生、寄生),以期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对活性分子(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改造带来新的灵感,寻找解决人类疾病的办法。

    研究内容:


    1.绘制微生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全景图,明晰生态系统中物种相互作用的奥秘;

    2.表征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构微生物在复杂生态环境中可能采取的生存策略;

    3.工程改造生物合成基因簇和底盘菌,实现体内定向表达单一活性化合物或化合物组;

    4.天然产物分离和结构鉴定,以及以化学生态学为导向的功能表征。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i-ming.shi@mpi-marburg.mpg.de,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系统生物学 资治科课题组 1 本科 科技 2023-02-13 2023-12-31

    资治科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数学建模和定量生物学实验,在系统水平上研究细胞系统的动态调控与合成控制。

    实验室主页: zi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zk.z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助理研究员-系统生物学 资治科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3-02-13 2023-12-31

    资治科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数学建模和定量生物学实验,在系统水平上研究细胞系统的动态调控与合成控制。

    实验室主页: zi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zk.z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系统生物学 资治科课题组 4 硕士 科技 2023-02-13 2023-12-31

    资治科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数学建模和定量生物学实验,在系统水平上研究细胞系统的动态调控与合成控制。

    实验室主页: zi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zk.z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系统生物学 资治科课题组 4 博士 科技 2023-02-13 2023-12-31

    资治科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数学建模和定量生物学实验,在系统水平上研究细胞系统的动态调控与合成控制。

    实验室主页: zi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zk.z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细胞基因治疗 魏平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3-02-09 2023-12-31

    魏平课题组简介:

    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研究基因线路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揭示细胞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调控原理。聚焦与运用基因线路工程、蛋白质工程、受体工程等技术,发展靶向肿瘤的细胞与基因治疗工具与技术。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qq.w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微生物学、系统生物学 王腾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3-02-08 2023-12-31

    王腾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平基因转移的基本原则和应用;结合数学模型、机器学习和人造菌群实验,探索复杂菌群多样性和稳定性的一般规律; 可转移质粒的演化;空间结构对菌群功能的影响。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t.wang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微生物学、系统生物学 王腾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3-02-08 2023-12-31

    王腾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平基因转移的基本原则和应用;结合数学模型、机器学习和人造菌群实验,探索复杂菌群多样性和稳定性的一般规律; 可转移质粒的演化;空间结构对菌群功能的影响。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t.wang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合成生物产业园运营 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 数名 本科 支撑 2023-02-06 2023-12-31

    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简介:

    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在深圳市发改委的支持下,由光明区政府和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作,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具体牵头建设的创新创业平台,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

     

    创新中心重点布局:材料与能源,合成生物产业配套,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建模、自动化,基因合成组装、DNA存储与生物计算,领域相关专业传媒,生物分子、途径与线路,食品、消费品与农业,医疗健康,诊断、检测设备与技术等9大产业赛道。以楼上产业应用研究和楼下企业孵化管理为建设核心——应用研究依托大设施和合成院输出科研成果,开展技术合作,孵化器管理通过对接创新源头同时面向社会吸引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初创企业入驻,提供优质的创业创新环境、基础设施和高端共享实验室设备等,实现企业“拎包入驻”,并在国内首个合成生物专项政策赋能下,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自建设运营以来,在基础运营管理、企业遴选与入驻、企业考核、活动赛事、物业服务、政策申报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运营管理机制。

     

    创新中心首创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打通从原始创新到推动创业发展的创新路径,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推广深圳经验47条。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isynbio_industry@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IT系统运维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1 本科及以上 科技 2023-02-01 2023-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3年3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lx.qv@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主管 合成生物大设施合成测试平台 3 硕士 科技 2023-01-30 2023-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合成测试平台简介:

    合成生物大设施的合成测试平台主要由大片段DNA、噬菌体、细菌、酵母这四个子系统组成,将购置400余台套自动化相关仪器设备,通过搭建自动化模块、组建30多个自动化功能岛以执行各项特定功能,并根据需求实现各类柔性化集成。目前平台已经拥有建立了完善的培训机制,对新入职的员工会进行为期3个月的全面培训。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zx.x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合成生物大设施合成测试平台 4人 本科 科技 2023-01-30 2023-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合成测试平台简介:

    合成生物大设施的合成测试平台主要由大片段DNA、噬菌体、细菌、酵母这四个子系统组成,将购置400余台套自动化相关仪器设备,通过搭建自动化模块、组建30多个自动化功能岛以执行各项特定功能,并根据需求实现各类柔性化集成。目前平台已经拥有建立了完善的培训机制,对新入职的员工会进行为期3个月的全面培训。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zx.x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自动化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合成测试平台 2人 本科 科技 2023-01-30 2023-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合成测试平台简介:

    合成生物大设施的合成测试平台主要由大片段DNA、噬菌体、细菌、酵母这四个子系统组成,将购置400余台套自动化相关仪器设备,通过搭建自动化模块、组建30多个自动化功能岛以执行各项特定功能,并根据需求实现各类柔性化集成。目前平台已经拥有建立了完善的培训机制,对新入职的员工会进行为期3个月的全面培训。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zx.x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软件测试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1 本科及以上 科技 2023-01-13 2023-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3年3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ui.liu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代谢工程、系统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 陈禹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3-01-03 2023-12-31

    陈禹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从事细胞代谢的系统生物学研究。聚焦基于代谢网络的全细胞数学建模,整合干湿实验技术手段,理解细胞生理代谢及调控机制,揭示细胞设计原理,实现细胞的精准模拟,指导生物系统的理性改造和人工合成。

    目前研究兴趣包括:1)全细胞建模方法开发与应用;2)生物系统优化算法开发与应用;3)微生物代谢调控机制定量解析。

    个人主页: https://chenyu.website/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发送至y.chen3@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代谢工程、系统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 陈禹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3-01-03 2023-12-31

    陈禹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从事细胞代谢的系统生物学研究。聚焦基于代谢网络的全细胞数学建模,整合干湿实验技术手段,理解细胞生理代谢及调控机制,揭示细胞设计原理,实现细胞的精准模拟,指导生物系统的理性改造和人工合成。

    目前研究兴趣包括:1)全细胞建模方法开发与应用;2)生物系统优化算法开发与应用;3)微生物代谢调控机制定量解析。

    个人主页: https://chenyu.website/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发送至y.chen3@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新媒体运营实习生 所部 2 专科及以上 支撑 2022-12-20 2022-12-31

    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合成院”)是由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非法人科研机构,由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具体建设。深圳合成院下设研究部、大设施运行维护部、产业转化中心和综合事务部四个主要部门。深圳合成院的愿景是构建生命,理解生命,融合BT和IT,建设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机构。深圳合成院将秉承“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建院理念,聚焦人工生命体系的理解,重塑与扩展这一重大科学挑战,开展合成生物学基本原理、共性方法和医学转化应用研究。重点突破生命体系定量描述与预测能力,人工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自动化铸造测试等共性关键技术能力,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材料、能源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动生命科学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跨越。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及设计作品+新媒体案例(如有)以PDF形式发送至lin.wang3@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中心助理 林章凛课题组 1 本科 行政 2022-11-16 2023-12-31

    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合成院”)是由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非法人科研机构,由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具体建设。深圳合成院下设研究部、大设施运行维护部、产业转化中心和综合事务部四个主要部门。深圳合成院的愿景是构建生命,理解生命,融合BT和IT,建设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机构。深圳合成院将秉承“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建院理念,聚焦人工生命体系的理解,重塑与扩展这一重大科学挑战,开展合成生物学基本原理、共性方法和医学转化应用研究。重点突破生命体系定量描述与预测能力,人工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自动化铸造测试等共性关键技术能力,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材料、能源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动生命科学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跨越。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zl.li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合成生物学、蛋白质合成、微生物组学 HO CHUN LOONG课题组 2 本科 科技 2022-11-16 2022-12-31

    HO CHUN LOONG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利用合成生物学和蛋白质工程来解决各种健康和环境问题,包括建立一个可以使研究人员共享并系统地收集用于蛋白质工程目的基因结构的平台。

    实验室主页:http://synmicrobiome.org/members/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cl.h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合成生物学、蛋白质合成、微生物组学 HO CHUN LOONG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2-11-16 2022-12-31

    HO CHUN LOONG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利用合成生物学和蛋白质工程来解决各种健康和环境问题,包括建立一个可以使研究人员共享并系统地收集用于蛋白质工程目的基因结构的平台。

    实验室主页:http://synmicrobiome.org/members/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cl.h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合成生物学、蛋白质合成、微生物组学 HO CHUN LOONG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2-11-16 2022-12-31

    HO CHUN LOONG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利用合成生物学和蛋白质工程来解决各种健康和环境问题,包括建立一个可以使研究人员共享并系统地收集用于蛋白质工程目的基因结构的平台。

    实验室主页:http://synmicrobiome.org/members/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cl.h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植物学 赵乔课题组 2-3 硕士 科技 2022-11-16 2022-12-31

    赵乔实验室简介:

    主要从事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手段,在植物底盘重塑次生代谢物合成通路,植物天然产物的合成以及调控机制。目前在研方向:(1)植物天然产物糖基化修饰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功能;(2)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途径解析与调控机制;(3)合成生物学方法研究植物天然产物的异源合成。(4)植物人工染色体合成与应用

    实验室主页:http://www.zhaoqiao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qiao.zha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植物学 赵乔课题组 2-3 博士 科技 2022-11-16 2022-12-31

    赵乔实验室简介:

    主要从事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手段,在植物底盘重塑次生代谢物合成通路,植物天然产物的合成以及调控机制。目前在研方向:(1)植物天然产物糖基化修饰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功能;(2)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途径解析与调控机制;(3)合成生物学方法研究植物天然产物的异源合成。(4)植物人工染色体合成与应用

    实验室主页:http://www.zhaoqiao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qiao.zha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采购助理实习生 合成生物大设施 2-4 本科 行政 2022-11-07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uy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生物信息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1 硕士 科技 2022-11-04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hui.liu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平面设计及媒体运营 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 若干 本科 支撑 2022-10-28 2022-12-31

    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是由光明区政府和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作,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具体牵头建设的创新创业平台,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

    创新中心重点布局:材料与能源,合成生物产业配套,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建模、自动化,基因合成组装、DNA存储与生物计算,领域相关专业传媒,生物分子、途径与线路,食品、消费品与农业,医疗健康,诊断、检测设备与技术等9大产业赛道。以楼上产业应用研究和楼下企业孵化管理为建设核心——应用研究依托大设施和合成院输出科研成果,开展技术合作,孵化器管理通过对接创新源头同时面向社会吸引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初创企业入驻,提供优质的创业创新环境、基础设施和高端共享实验室设备等,实现企业“拎包入驻”,并在国内首个合成生物专项政策赋能下,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自建设运营以来,在基础运营管理、企业遴选与入驻、企业考核、活动赛事、物业服务、政策申报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运营管理机制。

    创新中心首创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打通从原始创新到推动创业发展的创新路径,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推广深圳经验47条。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 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isynbio_industry@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 姓名”。

  • 研究助理(合成单细胞生命) 刘陈立课题组 3 硕士 科技 2022-10-25 2022-12-31

    刘陈立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从事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研究方向包括:

    1. 改造细菌治疗实体肿瘤;

    2. 自下而上合成单细胞生命。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nan.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合成单细胞生命) 刘陈立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2-10-25 2022-12-31

    刘陈立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从事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研究方向包括:

    1. 改造细菌治疗实体肿瘤;

    2. 自下而上合成单细胞生命。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nan.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人工抗瘤菌方向) 刘陈立课题组 4-5 大专 科技 2022-10-25 2022-12-31

    刘陈立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从事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研究方向包括:

    1. 改造细菌治疗实体肿瘤;

    2. 自下而上合成单细胞生命。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cl.li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人工抗瘤菌-动物实验) 刘陈立课题组 3-4 硕士 科技 2022-10-25 2022-12-31

    刘陈立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从事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研究方向包括:

    1. 改造细菌治疗实体肿瘤;

    2. 自下而上合成单细胞生命。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cl.li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人工抗瘤菌-菌株构建/制剂研发) 刘陈立课题组 3-4 硕士 科技 2022-10-25 2022-12-31

    刘陈立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从事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研究方向包括:

    1. 改造细菌治疗实体肿瘤;

    2. 自下而上合成单细胞生命。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cl.li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生物催化与合成生物学 周佳海课题组及殷勤课题组 3 硕士 科技 2022-10-25 2022-12-31

    联合研究项目简介:

    研究方向简述:受益于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生物催化的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其在医药、精细化工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尽管酶催化在手性化合物的构建上具有条件温和、选择性高等独特优势,但其相对于化学催化剂,反应类型和所适用的底物范围还非常有限,还不能像化学催化剂一样广泛地服务于药物合成。我们拟以几类重磅手性胺药物为目标,挖掘与设计新型酶元件,开发新型生化反应,发展药物分子生物制造新方法,结合智能工程化设计理念,开发手性胺药物的绿色合成路线和工艺。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邮箱yy.yi@siat.ac.cn 同时抄送至yang.gu@siat.ac.cn、qin.yi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生物催化与合成生物学 周佳海课题组及殷勤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2-10-25 2022-12-31

    联合研究项目简介:

    研究方向简述:受益于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生物催化的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其在医药、精细化工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尽管酶催化在手性化合物的构建上具有条件温和、选择性高等独特优势,但其相对于化学催化剂,反应类型和所适用的底物范围还非常有限,还不能像化学催化剂一样广泛地服务于药物合成。我们拟以几类重磅手性胺药物为目标,挖掘与设计新型酶元件,开发新型生化反应,发展药物分子生物制造新方法,结合智能工程化设计理念,开发手性胺药物的绿色合成路线和工艺。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邮箱yy.yi@siat.ac.cn 同时抄送至yang.gu@siat.ac.cn、qin.yi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蛋白表达纯化 司同课题组 1-2 硕士 科技 2022-10-25 2022-12-31

    司同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自动化合成生物技术,依托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采取数据驱动的设计-构建-测试-学习闭环研究范式,开展蛋白质工程、细胞工厂、天然产物等研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sito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tong.s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毕业学校-专业-姓名”。

  • 博士后-蛋白表达纯化 司同课题组 1-2 博士 科技 2022-10-25 2022-12-31

    司同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自动化合成生物技术,依托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采取数据驱动的设计-构建-测试-学习闭环研究范式,开展蛋白质工程、细胞工厂、天然产物等研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sito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tong.s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毕业学校-专业-姓名”。

  • 技术员 马英新课题组 3 本科 科技 2022-10-24 2022-12-31

    马英新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假病毒平台的构建及应用、单病毒标记与示踪、病毒的药物筛选及疫苗研发;新型电化学/荧光探针技术的开发、病毒高灵敏检测方法的开发。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Ma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x.ma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中级软件测试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1 本科 科技 2022-09-30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12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ui.liu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生物学等 张友明课题组 3 本科 科技 2022-09-30 2022-12-31

    张友明课题组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微生物基因组编辑技术和抗肿瘤抗感染药物挖掘,目标是进行创新微生物药物研发和应用,满足现代微生物药物创新研制在技术上和成果转化实施上的重大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c.do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生物学等 张友明课题组 3 硕士 科技 2022-09-30 2022-12-31

    张友明课题组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微生物基因组编辑技术和抗肿瘤抗感染药物挖掘,目标是进行创新微生物药物研发和应用,满足现代微生物药物创新研制在技术上和成果转化实施上的重大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c.do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生物学等 张友明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2-09-30 2022-12-31

    张友明课题组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微生物基因组编辑技术和抗肿瘤抗感染药物挖掘,目标是进行创新微生物药物研发和应用,满足现代微生物药物创新研制在技术上和成果转化实施上的重大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c.do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纳米催化、材料科学、生物合成、生物工程等 阎锡蕴课题组 4 博士 科技 2022-09-30 2022-12-31

    阎锡蕴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1)高催化活性纳米酶的设计、改造、合成与工艺放大;

    (2)纳米酶的生物合成及其应用;

    (3)多肽/铁蛋白纳米载体设计优化、药物递送及生物医学应用。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dj.wang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合成生物学等 Jay D Keasling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2-09-30 2022-12-31

    杰·基斯林(Jay D Keasling)研究员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通过合作生物学技术,创新利用传统中药有效成分。改造微生物或植物细胞,以生物合成手段生产植物药活性分子。利用高通量自动化的手段,进行包括细菌和酵母在内的多种底盘菌株构建,用于染料、香料、新抗生素等化学品的生物合成。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keasli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Keasli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生物化学等 罗小舟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2-09-30 2022-12-31

    罗小舟研究员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聚焦于合成生物学领域中生命体内生物化学过程相关研究,主要结合遗传密码扩充技术,酶的定向进化,基因挖掘和代谢工程等多种化学生物学方法,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及高通量自动化,深入研究多种不同类别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全合成的方法,并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将研究成果转化至制药、个性化治疗、新材料等领域。包括酶的定向进化、蛋白质工程、高通量筛选以及天然及非天然化合物的生物全合成。

    实验室主页: http://luo-lab.com/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synbiochemhr@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生物化学等 罗小舟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2-09-30 2022-12-31

    罗小舟研究员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聚焦于合成生物学领域中生命体内生物化学过程相关研究,主要结合遗传密码扩充技术,酶的定向进化,基因挖掘和代谢工程等多种化学生物学方法,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及高通量自动化,深入研究多种不同类别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全合成的方法,并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将研究成果转化至制药、个性化治疗、新材料等领域。包括酶的定向进化、蛋白质工程、高通量筛选以及天然及非天然化合物的生物全合成。

    实验室主页: http://luo-lab.com/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synbiochemhr@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生物化学等 罗小舟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2-09-30 2022-12-31

    罗小舟研究员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聚焦于合成生物学领域中生命体内生物化学过程相关研究,主要结合遗传密码扩充技术,酶的定向进化,基因挖掘和代谢工程等多种化学生物学方法,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及高通量自动化,深入研究多种不同类别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全合成的方法,并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将研究成果转化至制药、个性化治疗、新材料等领域。包括酶的定向进化、蛋白质工程、高通量筛选以及天然及非天然化合物的生物全合成。

    实验室主页: http://luo-lab.com/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xz.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客座学生-数学、物理、系统生物学等 刘陈立课题组 若干 本科及以上 科技 2022-09-26 2022-12-31

    PI简介:

    刘陈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定量工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院长、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合成生物学》执行主编、《mLife》《Engineering Biology》《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副编辑、《ACS Synthetic Biology》《Quantitative Biology》《生命科学》等杂志编委。

    实验室致力于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Microbiology、PNAS等专业期刊。

    研究方向包括:

    1. 合成细菌治疗实体瘤;

    2. 人工合成单细胞生命;

    3. 人工合成多细胞斑图。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ulab/

    岗位亮点:

    l 一流科研平台

    l 充足经费保障

    l 学科交叉引领

    l 教研双聘机制

    l 开放产业环境

    l 多维发展路径

    l 3H全方位保障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nan.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数学、物理、系统生物学等 刘陈立课题组 若干 本科 科技 2022-09-26 2022-12-31

    PI简介:

    刘陈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定量工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院长、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合成生物学》执行主编、《mLife》《Engineering Biology》《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副编辑、《ACS Synthetic Biology》《Quantitative Biology》《生命科学》等杂志编委。

    实验室致力于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Microbiology、PNAS等专业期刊。

    研究方向包括:

    1. 合成细菌治疗实体瘤;

    2. 人工合成单细胞生命;

    3. 人工合成多细胞斑图。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ulab/

    岗位亮点:

    l 一流科研平台

    l 充足经费保障

    l 学科交叉引领

    l 教研双聘机制

    l 开放产业环境

    l 多维发展路径

    l 3H全方位保障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nan.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数学、物理、系统生物学等 刘陈立课题组 若干 硕士 科技 2022-09-26 2022-12-31

    PI简介:

    刘陈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定量工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院长、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合成生物学》执行主编、《mLife》《Engineering Biology》《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副编辑、《ACS Synthetic Biology》《Quantitative Biology》《生命科学》等杂志编委。

    实验室致力于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Microbiology、PNAS等专业期刊。

    研究方向包括:

    1. 合成细菌治疗实体瘤;

    2. 人工合成单细胞生命;

    3. 人工合成多细胞斑图。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ulab/

    岗位亮点:

    l 一流科研平台

    l 充足经费保障

    l 学科交叉引领

    l 教研双聘机制

    l 开放产业环境

    l 多维发展路径

    l 3H全方位保障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nan.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数学、物理、系统生物学等 刘陈立课题组 若干 博士 科技 2022-09-26 2022-12-31

    PI简介:

    刘陈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定量工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院长、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合成生物学》执行主编、《mLife》《Engineering Biology》《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副编辑、《ACS Synthetic Biology》《Quantitative Biology》《生命科学》等杂志编委。

    实验室致力于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Microbiology、PNAS等专业期刊。

    研究方向包括:

    1. 合成细菌治疗实体瘤;

    2. 人工合成单细胞生命;

    3. 人工合成多细胞斑图。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ulab/

    岗位亮点:

    l 一流科研平台

    l 充足经费保障

    l 学科交叉引领

    l 教研双聘机制

    l 开放产业环境

    l 多维发展路径

    l 3H全方位保障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nan.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行政实习生 合成生物大设施 1 本科及以上 支撑 2022-09-08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10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wx.fe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财务实习生 合成生物大设施 1 本科及以上 支撑 2022-09-08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10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wm.ya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肿瘤免疫与免疫治疗 储以微课题组 1 本科 科技 2022-09-06 2022-12-31

    储以微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肿瘤免疫及免疫生物治疗、以及炎癌转化的免疫学机制研究,包括快速 DC 疫苗、分泌型 CAR-T 细胞疗法、低密度抗原敏感型 CAR- T 细胞疗法等多项肿瘤免疫治疗新技术。

    实验室主页: https://brc.fudan.edu.cn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d.wang2@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合成生物学、微生物、噬菌体 马英新课题组 3 硕士 科技 2022-09-06 2022-12-31

    马英新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假病毒的构建及应用;噬菌体改造平台;超灵敏分子诊断。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Ma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x.ma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合成生物学、微生物、噬菌体 马英新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2-09-06 2022-12-31

    马英新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假病毒的构建及应用;噬菌体改造平台;超灵敏分子诊断。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Ma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x.ma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生物分离工程、天然产物提取 于涛课题组 1 硕士 科技 2022-09-06 2022-12-31

    于涛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致力于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解决可持续制造,绿色能源存储与粮食安全等全球性的问题与挑战。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yutao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tao.y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生物分离工程、天然产物提取 于涛课题组 1 博士 科技 2022-09-06 2022-12-31

    于涛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致力于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解决可持续制造,绿色能源存储与粮食安全等全球性的问题与挑战。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yutao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tao.y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项目推进专员 重大项目推进办公室 2-3 本科及以上 支撑 2022-09-02 2022-12-31

    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合成院”)是由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非法人科研机构,由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具体建设。深圳合成院下设研究部、大设施运行维护部、产业转化中心和综合事务部四个主要部门。深圳合成院的愿景是构建生命,理解生命,融合BT和IT,建设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机构。深圳合成院将秉承“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建院理念,聚焦人工生命体系的理解,重塑与扩展这一重大科学挑战,开展合成生物学基本原理、共性方法和医学转化应用研究。重点突破生命体系定量描述与预测能力,人工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自动化铸造测试等共性关键技术能力,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材料、能源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动生命科学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跨越。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及其他情况说明发送至祁老师:fei.q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基因编辑及干细胞 基因治疗与合成生物学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2-09-02 2022-12-31

    基因治疗与合成生物学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致力于研发编辑、编写及调节核酸(DNA & RNA)和蛋白质等前沿转化生物技术,为病毒感染和衰老等全球范围内具有挑战性的重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实验室负责人陈宇庭,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期间在法国索邦大学(原巴黎第六大学)进行联合研究,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George Church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是基因编辑和基因组重编码技术的研发及其在抗病毒与抗衰老中的应用。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在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Biotechnology、 EMBO Molecular Medicine、Nature Protocol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篇及综述2篇,申请国际专利和中国专利各2项。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chen.yt@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基因编辑及干细胞 基因治疗与合成生物学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2-09-02 2022-12-31

    基因治疗与合成生物学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致力于研发编辑、编写及调节核酸(DNA & RNA)和蛋白质等前沿转化生物技术,为病毒感染和衰老等全球范围内具有挑战性的重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实验室负责人陈宇庭,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期间在法国索邦大学(原巴黎第六大学)进行联合研究,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George Church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是基因编辑和基因组重编码技术的研发及其在抗病毒与抗衰老中的应用。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在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Biotechnology、 EMBO Molecular Medicine、Nature Protocol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篇及综述2篇,申请国际专利和中国专利各2项。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chen.yt@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再生医学 于寅课题组 2-3 本科 科技 2022-08-24 2022-12-31

    Yu Lab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活体治疗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我们主要借助基因线路设计,细胞工程改造,先进生物材料的理性设计与改造,3D生物打印等手段致力于开发下一代可编程、动态自适应的活体治疗材料(Living Therapeutic Materials)并将其应用于组织修复, 器官重建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y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fei.chen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再生医学 于寅课题组 2-3 硕士 科技 2022-08-24 2022-12-31

    Yu Lab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活体治疗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我们主要借助基因线路设计,细胞工程改造,先进生物材料的理性设计与改造,3D生物打印等手段致力于开发下一代可编程、动态自适应的活体治疗材料(Living Therapeutic Materials)并将其应用于组织修复, 器官重建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y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fei.chen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再生医学 于寅课题组 2-3 博士 科技 2022-08-24 2022-12-31

    Yu Lab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活体治疗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我们主要借助基因线路设计,细胞工程改造,先进生物材料的理性设计与改造,3D生物打印等手段致力于开发下一代可编程、动态自适应的活体治疗材料(Living Therapeutic Materials)并将其应用于组织修复, 器官重建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y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fei.chen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化学蛋白质组学 李楠课题组 2 本科 科技 2022-08-18 2022-12-31

    李楠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三个方向:基于活性的宏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组时空动力学以及诊断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chemoproteomics/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nan.l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化学蛋白质组学 李楠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2-08-18 2022-12-31

    李楠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三个方向:基于活性的宏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组时空动力学以及诊断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chemoproteomics/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nan.l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化学蛋白质组学 李楠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2-08-18 2022-12-31

    李楠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三个方向:基于活性的宏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组时空动力学以及诊断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chemoproteomics/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nan.l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植物 戴俊彪课题组 2-3 硕士 科技 2022-08-17 2022-12-31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相关的重大生物学问题,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实验室设计并构建了迄今世界上最长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相关成果发表在2017年的 Science期刊上。目前,课题组正牵头开展“国际基因组编写计划”以及“Sc3.0酵母基因组合成计划”等大科学计划,开发合成基因组学使能技术,深化基因组的理性设计与适用对象,拓展合成生物的应用范围。课题组诚挚邀请对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年才俊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gy.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植物 戴俊彪课题组 2-3 博士 科技 2022-08-17 2022-12-31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相关的重大生物学问题,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实验室设计并构建了迄今世界上最长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相关成果发表在2017年的 Science期刊上。目前,课题组正牵头开展“国际基因组编写计划”以及“Sc3.0酵母基因组合成计划”等大科学计划,开发合成基因组学使能技术,深化基因组的理性设计与适用对象,拓展合成生物的应用范围。课题组诚挚邀请对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年才俊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gy.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实习生-病毒 疫苗 免疫 司龙龙课题组 3 硕士及以上 科技 2022-08-17 2022-12-31

    司龙龙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病毒感染及防治研究的新策略和新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包括1)病毒定向合成、新型病毒疫苗策略开发和应用2)人器官体外仿生系统-人器官芯片、类器官的开发优化及应用,特别是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ll.s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生物信息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设计学习平台 1-2 本科 科技 2022-08-11 2021-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gong.xia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合成生物 生物化工 生物信息 分析化学 司同课题组 2-4 硕士 科技 2022-08-08 2022-12-31

    司同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自动化合成生物技术,依托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采取数据驱动的设计-构建-测试-学习闭环研究范式,开展智能蛋白质工程、材料-生物催化固碳、高值产物细胞工厂、活性天然产物挖掘等研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sito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tong.s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合成生物 生物化工 生物信息 分析化学 司同课题组 2-4 硕士 科技 2022-08-08 2022-12-31

    司同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自动化合成生物技术,依托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采取数据驱动的设计-构建-测试-学习闭环研究范式,开展智能蛋白质工程、材料-生物催化固碳、高值产物细胞工厂、活性天然产物挖掘等研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sito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tong.s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合成生物 生物化工 生物信息 分析化学 司同课题组 2-3 博士 科技 2022-08-08 2022-12-31

    司同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自动化合成生物技术,依托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采取数据驱动的设计-构建-测试-学习闭环研究范式,开展智能蛋白质工程、材料-生物催化固碳、高值产物细胞工厂、活性天然产物挖掘等研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sito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tong.s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 于涛课题组 1 硕士 科技 2022-08-05 2022-12-31

    于涛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致力于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解决可持续制造,绿色能源存储与粮食安全等全球性的问题与挑战。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tao.y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助理研究员-病毒 疫苗 免疫 司龙龙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2-08-05 2022-12-31

    司龙龙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病毒感染及防治研究的新策略和新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包括1)病毒定向合成、新型病毒疫苗策略开发和应用2)人器官体外仿生系统-人器官芯片、类器官的开发优化及应用,特别是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ll.s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病毒 疫苗 免疫 司龙龙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2-08-05 2022-12-31

    司龙龙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病毒感染及防治研究的新策略和新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包括1)病毒定向合成、新型病毒疫苗策略开发和应用2)人器官体外仿生系统-人器官芯片、类器官的开发优化及应用,特别是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ll.s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数据分析与数理建模 李雪飞课题组 1 硕士 科技 2022-08-04 2022-12-31

    李雪飞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研究课题主要围绕肿瘤微环境中的生物学和物理学。主要代表性工作是通过定量分析肿瘤切片图像数据,刻画淋巴毒性T细胞在肿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构建了合理的数学物理模型以解释分布机理,从而为提升免疫治疗效果提供了理论指导;另外,通过构建合理的物理模型,揭示了肿瘤内成纤维细胞环绕肿瘤规则排列的机制,为扫除限制药物、免疫细胞浸润的物理屏障提供了理论指导。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x)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xuefei.l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数据分析与数理建模 李雪飞课题组 1 博士 科技 2022-08-04 2022-12-31

    李雪飞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研究课题主要围绕肿瘤微环境中的生物学和物理学。主要代表性工作是通过定量分析肿瘤切片图像数据,刻画淋巴毒性T细胞在肿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构建了合理的数学物理模型以解释分布机理,从而为提升免疫治疗效果提供了理论指导;另外,通过构建合理的物理模型,揭示了肿瘤内成纤维细胞环绕肿瘤规则排列的机制,为扫除限制药物、免疫细胞浸润的物理屏障提供了理论指导。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x)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xuefei.l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专利研究分析师 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 1-2人 硕士 支撑 2022-07-07 2022-12-31

    中心简介:

    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Center,IEC,下称“产业中心”)是集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技术转移服务、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与运营于一体的专职双创工作管理部门。产业中心统筹负责深圳合成院产业化相关工作及产业基金有关事务,负责光明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及深科(深圳)工程生物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本岗位入职于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isynbio_industry@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行业研究分析师 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 1-2人 硕士 支撑 2022-07-07 2022-12-31

    中心简介:

    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Center,IEC,下称“产业中心”)是集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技术转移服务、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与运营于一体的专职双创工作管理部门。产业中心统筹负责深圳合成院产业化相关工作及产业基金有关事务,负责光明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及深科(深圳)工程生物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本岗位入职于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isynbio_industry@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产业转化项目经理 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 1-2人 本科 支撑 2022-07-07 2022-12-31

    中心简介:

    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Center,IEC,下称“产业中心”)是集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技术转移服务、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与运营于一体的专职双创工作管理部门。产业中心统筹负责深圳合成院产业化相关工作及产业基金有关事务,负责光明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及深科(深圳)工程生物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本岗位入职于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isynbio_industry@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生物信息数据工程师 赵国屏课题组 1 硕士 科技 2022-07-07 2022-12-31

    赵国屏课题组主要研究课题:

    1. 多组学数据整合和自动化分析流程的开发和机器学习系统的优化;

    2. 人群微生物组大数据的机器学习和疾病预测的可解析性模型;

    3. 临床病原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耐药表型的预测及其机制解析。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aokui.zhou@gmail.com或hk.zho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专业-姓名”。

  • 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 赵国屏课题组 1 硕士 科技 2022-07-07 2022-12-31

    赵国屏课题组主要研究课题:

    1. 多组学数据整合和自动化分析流程的开发和机器学习系统的优化;

    2. 人群微生物组大数据的机器学习和疾病预测的可解析性模型;

    3. 临床病原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耐药表型的预测及其机制解析。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aokui.zhou@gmail.com或hk.zho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专业-姓名”。

  • JavaScript软件工程师 赵国屏课题组 1 本科 科技 2022-07-07 2022-12-31

    赵国屏课题组主要研究课题:

    1. 多组学数据整合和自动化分析流程的开发和机器学习系统的优化;

    2. 人群微生物组大数据的机器学习和疾病预测的可解析性模型;

    3. 临床病原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耐药表型的预测及其机制解析。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aokui.zhou@gmail.com或hk.zho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专业-姓名”。

  • 中心技术员-生物化学 罗小舟课题组 1 本科 科技 2022-07-05 2022-12-31

    罗小舟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聚焦于合成生物学领域中生命体内生物化学过程相关研究,主要结合遗传密码扩充技术,酶的定向进化,基因挖掘和代谢工程等多种化学生物学方法,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及高通量自动化,深入研究多种不同类别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全合成的方法,并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将研究成果转化至制药、个性化治疗、新材料等领域。包括酶的定向进化、蛋白质工程、高通量筛选以及天然及非天然化合物的生物全合成。

    实验室主页: http://luo-lab.com/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XJY005338@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生物化学 罗小舟课题组 2 本科 科技 2022-07-05 2022-12-31

    罗小舟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聚焦于合成生物学领域中生命体内生物化学过程相关研究,主要结合遗传密码扩充技术,酶的定向进化,基因挖掘和代谢工程等多种化学生物学方法,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及高通量自动化,深入研究多种不同类别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全合成的方法,并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将研究成果转化至制药、个性化治疗、新材料等领域。包括酶的定向进化、蛋白质工程、高通量筛选以及天然及非天然化合物的生物全合成。

    实验室主页: http://luo-lab.com/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synbiochemhr@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生物化学 罗小舟课题组 4 硕士 科技 2022-07-05 2022-12-31

    罗小舟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聚焦于合成生物学领域中生命体内生物化学过程相关研究,主要结合遗传密码扩充技术,酶的定向进化,基因挖掘和代谢工程等多种化学生物学方法,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及高通量自动化,深入研究多种不同类别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全合成的方法,并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将研究成果转化至制药、个性化治疗、新材料等领域。包括酶的定向进化、蛋白质工程、高通量筛选以及天然及非天然化合物的生物全合成。

    实验室主页: http://luo-lab.com/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synbiochemhr@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生物化学 罗小舟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2-07-05 2022-12-31

    罗小舟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聚焦于合成生物学领域中生命体内生物化学过程相关研究,主要结合遗传密码扩充技术,酶的定向进化,基因挖掘和代谢工程等多种化学生物学方法,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及高通量自动化,深入研究多种不同类别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全合成的方法,并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将研究成果转化至制药、个性化治疗、新材料等领域。包括酶的定向进化、蛋白质工程、高通量筛选以及天然及非天然化合物的生物全合成。

    实验室主页: http://luo-lab.com/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xz.lu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采购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1 本科 科技 2022-06-29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uy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计算机药物和蛋白设计、生物分子动力学模拟 张增辉课题组 2-3 本科 科技 2022-06-24 2022-12-31

    张增辉课题组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蛋白-药物分子、蛋白-蛋白以及蛋白-核酸的相互作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蛋白-配体打分函数、药物设计、蛋白设计、酶的设计与催化反应的理论计算模拟等。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wangxy@siat.ac.cn ,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计算机药物和蛋白设计、生物分子动力学模拟 张增辉课题组 2-3 硕士 科技 2022-06-24 2022-12-31

    张增辉课题组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蛋白-药物分子、蛋白-蛋白以及蛋白-核酸的相互作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蛋白-配体打分函数、药物设计、蛋白设计、酶的设计与催化反应的理论计算模拟等。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wangxy@siat.ac.cn ,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计算机药物和蛋白设计、生物分子动力学模拟 张增辉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2-06-24 2022-12-31

    张增辉课题组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蛋白-药物分子、蛋白-蛋白以及蛋白-核酸的相互作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蛋白-配体打分函数、药物设计、蛋白设计、酶的设计与催化反应的理论计算模拟等。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wangxy@siat.ac.cn ,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计算机药物和蛋白设计、生物分子动力学模拟 张增辉课题组 2-3 博士 科技 2022-06-24 2022-12-31

    张增辉课题组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蛋白-药物分子、蛋白-蛋白以及蛋白-核酸的相互作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蛋白-配体打分函数、药物设计、蛋白设计、酶的设计与催化反应的理论计算模拟等。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wangxy@siat.ac.cn ,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生物信息与机器学习 娄春波课题组 2 本科 科技 2022-06-24 2022-12-31

    娄春波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包括基因调控元件的模块化与正交化设计;基因线路的定量设计、哺乳细胞定量表达设计和病毒复制控制开关;利用高通量实验和人工智能技术精准预测哺乳细胞的关键调控元件;人工合成有限代繁殖的新型疫苗;智能噬菌体消杀胞内结核菌;人工生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设计。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cb.lo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生物信息与机器学习 娄春波课题组 1 硕士 科技 2022-06-24 2022-12-31

    娄春波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包括基因调控元件的模块化与正交化设计;基因线路的定量设计、哺乳细胞定量表达设计和病毒复制控制开关;利用高通量实验和人工智能技术精准预测哺乳细胞的关键调控元件;人工合成有限代繁殖的新型疫苗;智能噬菌体消杀胞内结核菌;人工生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设计。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cb.lo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实习生-非编码RN、表观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马晴课题组 1-2 本科及以上 科技 2022-06-08 2022-12-31

    马晴研究员-非编码基因组学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基因组非编码区域以及非编码RNA在干细胞分化和表观遗传调控中的功能和机理,并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非编码基因组功能。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qingma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qing.ma@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非编码RN、表观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马晴课题组 1-2 硕士 科技 2022-06-08 2022-12-31

    马晴研究员-非编码基因组学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基因组非编码区域以及非编码RNA在干细胞分化和表观遗传调控中的功能和机理,并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非编码基因组功能。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qingma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qing.ma@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非编码RN、表观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马晴课题组 1-2 博士 科技 2022-06-08 2022-12-31

    马晴研究员-非编码基因组学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基因组非编码区域以及非编码RNA在干细胞分化和表观遗传调控中的功能和机理,并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非编码基因组功能。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qingma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qing.ma@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合成免疫学 田志刚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2-06-08 2022-12-31

    田志刚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NK细胞免疫学、合成免疫学与肿瘤免疫治疗。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view.php?id=163

    http://ioi.ustc.edu.cn/2020/0526/c20803a423272/page.htm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zhigang.tia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合成免疫学 田志刚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2-06-08 2022-12-31

    田志刚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NK细胞免疫学、合成免疫学与肿瘤免疫治疗。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view.php?id=163

    http://ioi.ustc.edu.cn/2020/0526/c20803a423272/page.htm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zhigang.tia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病毒学、分析化学 马英新课题组 3 硕士 科技 2022-06-01 2022-12-31

    马英新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假病毒平台的构建及应用、单病毒标记与示踪、病毒的药物筛选及疫苗研发;新型电化学/荧光探针技术的开发、病毒高灵敏检测方法的开发。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Ma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x.ma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病毒学、分析化学 马英新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2-06-01 2022-12-31

    马英新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假病毒平台的构建及应用、单病毒标记与示踪、病毒的药物筛选及疫苗研发;新型电化学/荧光探针技术的开发、病毒高灵敏检测方法的开发。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Ma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x.ma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肿瘤免疫 施小山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2-05-26 2022-12-31

    施小山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利用新型质谱等技术系统性研究免疫细胞关键信号转导网络的分子结构机制,并进一步设计新型合成免疫学治疗方案。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xs.sh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肿瘤免疫 施小山课题组 1 博士 科技 2022-05-26 2022-12-31

    施小山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利用新型质谱等技术系统性研究免疫细胞关键信号转导网络的分子结构机制,并进一步设计新型合成免疫学治疗方案。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xs.sh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助理研究员 合成生物大设施 1-2 硕士,博士优先 科技 2022-05-25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nn.fa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助理工程师-发酵平台 合成生物大设施 1 硕士 科技 2022-05-19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岗位亮点:

    l 一流科研平台

    l 充足经费保障

    l 学科交叉引领

    l 教研双聘机制

    l 开放产业环境

    l 多维发展路径

    l 3H全方位保障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howard@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工程师-发酵平台 合成生物大设施 1 博士 科技 2022-05-19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岗位亮点:

    l 一流科研平台

    l 充足经费保障

    l 学科交叉引领

    l 教研双聘机制

    l 开放产业环境

    l 多维发展路径

    l 3H全方位保障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howard@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天然产物生物合成 江寅迪课题组 2-3 博士 科技 2022-05-16 2022-12-31

    江寅迪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为解析复杂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作用机制,并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高效生产高价值天然产物。本课题组鼓励学科交叉,欢迎不同研究背景的博士后和研究助理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s://chembio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d.ji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个人简历需包括联系方式、教育背景、发表文章、曾获奖项等信息。邮件正文请简要介绍既往工作、职业目标、研究意向、拟入职时间等。

  • 博士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 江寅迪课题组 2-3 博士 科技 2022-05-16 2022-12-31

    江寅迪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为解析复杂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作用机制,并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高效生产高价值天然产物。本课题组鼓励学科交叉,欢迎不同研究背景的博士后和研究助理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s://chembio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yd.ji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个人简历需包括联系方式、教育背景、发表文章、曾获奖项等信息。邮件正文请简要介绍既往工作、职业目标、研究意向、拟入职时间等。

  • 博士后 合成院所 若干 博士 科技 2022-05-12 2022-12-31

    ◉ 一流科研平台

    ◉ 充足经费保障

    ◉ 学科交叉引领

    ◉ 教研双聘机制

    ◉ 开放产业环境

    ◉ 多维发展路径

    ◉ 3H全方位保障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isynbio_hr@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研究方向-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合成生物学和纳米材料 高翔课题组 1 本科 科技 2022-05-11 2022-12-31

    高翔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半导体合成生物学,从事纳米技术与合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主要方向包括:设计和构建材料-微生物人工杂合系统,以材料“武装”细菌,通过材料的理化性质感知转化外部信号或能量,实现合成生物的功能拓展和调控;研究其构筑原理,开发其在光驱固碳生物制造和生物医学的应用。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gao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gaoxi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合成生物学和纳米材料 高翔课题组 1-2 硕士 科技 2022-05-11 2022-12-31

    高翔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半导体合成生物学,从事纳米技术与合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主要方向包括:设计和构建材料-微生物人工杂合系统,以材料“武装”细菌,通过材料的理化性质感知转化外部信号或能量,实现合成生物的功能拓展和调控;研究其构筑原理,开发其在光驱固碳生物制造和生物医学的应用。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gao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gaoxi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合成生物学和纳米材料 高翔课题组 1-2 博士 科技 2022-05-11 2022-12-31

    高翔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半导体合成生物学,从事纳米技术与合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主要方向包括:设计和构建材料-微生物人工杂合系统,以材料“武装”细菌,通过材料的理化性质感知转化外部信号或能量,实现合成生物的功能拓展和调控;研究其构筑原理,开发其在光驱固碳生物制造和生物医学的应用。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gao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gaoxi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软件产品经理-生物设计 合成生物大设施 若干 本科 科技 2022-05-10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gong.xia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测试工程师(WEB开发方向)-生物设计 合成生物大设施 若干 本科 科技 2022-05-10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gong.xia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生物信息学和造血干细胞 陈万泽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2-05-09 2022-12-31

    陈万泽实验室简介:

    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其命运决定包括增殖、分化、衰老、死亡等过程。细胞命运决定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决定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本实验室通过对细胞命运决定机制进行研究,探讨这些过程在正常生理和病理下的作用,提高我们对细胞命运的理解,继而尝试对细胞命运进行干预,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可能的策略和参考价值。  

    本实验室的特色:注重多学科交叉的新技术开发,比如首创了活细胞测序技术。该技术使单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后仍能保持活性,是目前在时间维度对同一个细胞进行直接连续观测的唯一手段。此外还有多个单细胞分析新技术已经进入应用阶段,这些新技术为细胞命运决定机制的研究和功能改造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

    课题组有充足的经费和良好的平台支撑,团队有博士后4人、研究生2人、研究助理及技术员3人(含即将入职人员)。课题组长期招募热爱探索和富有韧性的博士后、硕博士研究生、研究助理。招募信息如下,但是对本课题组其他研究方向有兴趣的申请人可不限下述条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view.php?id=416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wz.che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生物信息学和造血干细胞 陈万泽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2-05-09 2022-12-31

    陈万泽实验室简介:

    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其命运决定包括增殖、分化、衰老、死亡等过程。细胞命运决定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决定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本实验室通过对细胞命运决定机制进行研究,探讨这些过程在正常生理和病理下的作用,提高我们对细胞命运的理解,继而尝试对细胞命运进行干预,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可能的策略和参考价值。  

    本实验室的特色:注重多学科交叉的新技术开发,比如首创了活细胞测序技术。该技术使单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后仍能保持活性,是目前在时间维度对同一个细胞进行直接连续观测的唯一手段。此外还有多个单细胞分析新技术已经进入应用阶段,这些新技术为细胞命运决定机制的研究和功能改造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

    课题组有充足的经费和良好的平台支撑,团队有博士后4人、研究生2人、研究助理及技术员3人(含即将入职人员)。课题组长期招募热爱探索和富有韧性的博士后、硕博士研究生、研究助理。招募信息如下,但是对本课题组其他研究方向有兴趣的申请人可不限下述条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view.php?id=416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wz.che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植物学 赵乔课题组 3 硕士 科技 2022-05-06 2022-12-31

    赵乔实验室简介:

    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手段,在植物底盘重塑次生代谢物合成通路,植物天然产物的合成以及调控机制

    实验室主页:

    http://www.zhaoqiao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qiao.zha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植物学 赵乔课题组 2-3 博士 科技 2022-05-06 2022-12-31

    赵乔实验室简介:

    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手段,在植物底盘重塑次生代谢物合成通路,植物天然产物的合成以及调控机制

    实验室主页:

    http://www.zhaoqiao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qiao.zha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1-2 硕士 科技 2022-04-20 2022-12-31

    戴俊彪博士,国家杰青,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相关的重大生物学问题,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实验室设计并构建了迄今世界上最长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相关成果发表在2017 Science期刊上。目前,课题组正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基因组的重编与精简,进一步探索基因组的理性设计原则。诚挚邀请对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年才俊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ty.l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于涛研究员课题组 3 硕士 科技 2022-04-20 2022-12-31

    PI简介:

    于涛,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实验室致力于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解决可持续制造,绿色能源存储与粮食安全等全球性的问题与挑战。近五年来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在Cell, Nature Catalysis,Cell Research,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专业期刊。 

    Our goal is to develop biotechnological solutions to address global challenges in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 renewable energy, and food security.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yutao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tao.y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于涛研究员课题组 2 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科技 2022-04-20 2022-12-31

    PI简介:

    于涛,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实验室致力于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解决可持续制造,绿色能源存储与粮食安全等全球性的问题与挑战。近五年来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在Cell, Nature Catalysis,Cell Research,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专业期刊。 

    Our goal is to develop biotechnological solutions to address global challenges in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 renewable energy, and food security.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yutao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tao.y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云实验室软件测试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云实验室 若干 本科 科技 2022-04-20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lx.qv@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光学平台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4 本科 科技 2022-04-14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bz.zh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2-04-06 2022-12-31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曾获批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学院牛顿高级学者、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深圳市杰出人才培养专项等人才计划;是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组国际计划(Sc2.0)和基因组编写计划(GP-write)的中方主要参与者,牵头发起了“国际基因组编写计划•中国(GP-write China)”国际合作项目。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优化。同时研究方向还涉及工程病毒学,主要包括病毒高灵敏检测方法的开发;假病毒的构建及应用;病毒的药物筛选及疫苗研发。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gb.ma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4-5 硕士 科技 2022-04-06 2022-12-31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相关的重大生物学问题,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实验室设计并构建了迄今世界上最长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相关成果发表在2017 Science期刊上。目前,课题组正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基因组的重编与精简,进一步探索基因组的理性设计原则。诚挚邀请对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年才俊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sy.ji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微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博士后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3-4 博士 科技 2022-04-06 2022-12-31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相关的重大生物学问题,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实验室设计并构建了迄今世界上最长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相关成果发表在2017 Science期刊上。目前,课题组正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基因组的重编与精简,进一步探索基因组的理性设计原则。诚挚邀请对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年才俊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sy.ji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1-2人 本科 科技 2022-04-06 2022-12-31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专业期刊。

    课题介绍:

    合成生物学采用工程化设计理念,专注于人造生命元件、基因线路、生物器件、多细胞体系等的合成再造研究,一方面揭示生命本质和基本规律,另一方面致力于构建人工生命体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本课题以酿酒酵母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高效的基因编辑、合成、组装等技术,对基因组进行精简和深度设计,进而对一些重要的生物学问题进行探索。诚挚欢迎对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年才俊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li.che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1-2人 硕士 科技 2022-04-06 2022-12-31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专业期刊。

    课题介绍:

    合成生物学采用工程化设计理念,专注于人造生命元件、基因线路、生物器件、多细胞体系等的合成再造研究,一方面揭示生命本质和基本规律,另一方面致力于构建人工生命体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本课题以酿酒酵母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高效的基因编辑、合成、组装等技术,对基因组进行精简和深度设计,进而对一些重要的生物学问题进行探索。诚挚欢迎对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年才俊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li.che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污染物降解)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2-3人 本科/硕士 科技 2022-04-06 2022-12-31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专业期刊。

    课题介绍:

    合成生物学采用工程化设计理念,专注于人造生命元件、基因线路、生物器件、多细胞体系等的合成再造研究,一方面揭示生命本质和基本规律,另一方面致力于构建人工生命体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本课题组通过改造底盘细胞,人工挖掘、优化、系统性整合功能基因/基因簇,设计与合成针对有机、厨余等各种污染物具有降解功能的菌株,对微生物修复复合污染环境的巨大潜能进行开发。诚挚欢迎对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年才俊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cong.s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污染物降解)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2-3人 博士 科技 2022-04-06 2022-12-31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专业期刊。

    课题介绍:

    合成生物学采用工程化设计理念,专注于人造生命元件、基因线路、生物器件、多细胞体系等的合成再造研究,一方面揭示生命本质和基本规律,另一方面致力于构建人工生命体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本课题组通过改造底盘细胞,人工挖掘、优化、系统性整合功能基因/基因簇,设计与合成针对有机、厨余等各种污染物具有降解功能的菌株,对微生物修复复合污染环境的巨大潜能进行开发。诚挚欢迎对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年才俊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cong.s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陈业研究员课题组 1-2 硕士 科技 2022-03-31 2022-12-31

    PI简介:

    陈业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浙江大学生物技术学士,美国莱斯大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定量化、模块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基因元件、基因线路及应用,合成微生物群落。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Science、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Chemical Biology等国际专业期刊。

    实验室主页:

    isynbio.siat.ac.cn/chen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e.che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机器学习算法/生物信息方向) 陈业研究员课题组 1-2 硕士 科技 2022-03-31 2022-12-31

    PI简介:

    陈业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浙江大学生物技术学士,美国莱斯大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定量化、模块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基因元件、基因线路及应用,合成微生物群落。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Science、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Chemical Biology等国际专业期刊。

    实验室主页:

    isynbio.siat.ac.cn/chen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e.che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陈业研究员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2-03-31 2022-12-31

    PI简介:

    陈业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浙江大学生物技术学士,美国莱斯大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定量化、模块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基因元件、基因线路及应用,合成微生物群落。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Science、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Chemical Biology等国际专业期刊。

    实验室主页:

    isynbio.siat.ac.cn/chen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e.che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档案管理专员 合成生物大设施 1 本科 支撑 2022-03-25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nn.fa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方向二) 钟超研究员课题组 1-2 硕士 科技 2022-03-24 2022-12-31

    PI简介:

    钟超,博士, 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专业,2009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材料系和麻省理工学院合成生物学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回国后于2014年7月~2020年3月在上海科技大学任课题组长和研究员,并于2019年12月晋升为学校常聘教授(Tenured Professor)。自2020年3月起担任先进院合成所材料合成生物学中心主任和研究员。 目前钟博士发表50多篇学术论文,包括发表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Materials Today, Advanced Materials等杂志内的一作或通讯论文。相关成果授予世界或美国专利3项,在申请世界专利和国内专利各4项。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zho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i.liu2@siat.ac.cn和jh.p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方向一) 钟超研究员课题组 1-2 硕士 科技 2022-03-24 2022-12-31

    PI简介:

    钟超,博士, 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专业,2009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材料系和麻省理工学院合成生物学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回国后于2014年7月~2020年3月在上海科技大学任课题组长和研究员,并于2019年12月晋升为学校常聘教授(Tenured Professor)。自2020年3月起担任先进院合成所材料合成生物学中心主任和研究员。 目前钟博士发表50多篇学术论文,包括发表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Materials Today, Advanced Materials等杂志内的一作或通讯论文。相关成果授予世界或美国专利3项,在申请世界专利和国内专利各4项。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zho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chao.zho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方向二) 钟超研究员课题组 1-2 博士 科技 2022-03-24 2022-12-31

    PI简介:

    钟超,博士, 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专业,2009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材料系和麻省理工学院合成生物学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回国后于2014年7月~2020年3月在上海科技大学任课题组长和研究员,并于2019年12月晋升为学校常聘教授(Tenured Professor)。自2020年3月起担任先进院合成所材料合成生物学中心主任和研究员。 目前钟博士发表50多篇学术论文,包括发表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Materials Today, Advanced Materials等杂志内的一作或通讯论文。相关成果授予世界或美国专利3项,在申请世界专利和国内专利各4项。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zho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chao.zhong@siat.ac.cn和jh.p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方向一) 钟超研究员课题组 1-2 博士 科技 2022-03-24 2022-12-31

    PI简介:

    钟超,博士, 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专业,2009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材料系和麻省理工学院合成生物学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回国后于2014年7月~2020年3月在上海科技大学任课题组长和研究员,并于2019年12月晋升为学校常聘教授(Tenured Professor)。自2020年3月起担任先进院合成所材料合成生物学中心主任和研究员。 目前钟博士发表50多篇学术论文,包括发表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Materials Today, Advanced Materials等杂志内的一作或通讯论文。相关成果授予世界或美国专利3项,在申请世界专利和国内专利各4项。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zho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chao.zho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大型仪器平台用户专员 实验室管理与技术支撑办公室 1 硕士 科技 2022-03-23 2022-12-31

    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合成院”)是由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非法人科研机构,由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具体建设。深圳合成院下设研究部、大设施运行维护部、产业转化中心和综合事务部四个主要部门。深圳合成院的愿景是构建生命,理解生命,融合BT和IT,建设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机构。深圳合成院将秉承“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建院理念,聚焦人工生命体系的理解,重塑与扩展这一重大科学挑战,开展合成生物学基本原理、共性方法和医学转化应用研究。重点突破生命体系定量描述与预测能力,人工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自动化铸造测试等共性关键技术能力,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材料、能源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动生命科学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跨越。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bz.zh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3 硕士 科技 2022-03-23 2022-12-31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曾获批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学院牛顿高级学者、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深圳市杰出人才培养专项等人才计划;是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组国际计划(Sc2.0)和基因组编写计划(GP-write)的中方主要参与者,牵头发起了“国际基因组编写计划•中国(GP-write China)”国际合作项目。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优化。同时研究方向还涉及工程病毒学,主要包括病毒高灵敏检测方法的开发;假病毒的构建及应用;病毒的药物筛选及疫苗研发。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gb.ma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新媒体运营实习生(视频方向) 所部 1 本科 支撑 2022-03-22 2022-12-31

    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合成院”)是由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非法人科研机构,由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具体建设。深圳合成院下设研究部、大设施运行维护部、产业转化中心和综合事务部四个主要部门。深圳合成院的愿景是构建生命,理解生命,融合BT和IT,建设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机构。深圳合成院将秉承“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建院理念,聚焦人工生命体系的理解,重塑与扩展这一重大科学挑战,开展合成生物学基本原理、共性方法和医学转化应用研究。重点突破生命体系定量描述与预测能力,人工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自动化铸造测试等共性关键技术能力,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材料、能源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动生命科学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跨越。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及作品集发送至zs.zhao@siat.ac.cn,材料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实习生 所部 1 本科 支撑 2022-03-22 2022-12-31

    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合成院”)是由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非法人科研机构,由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具体建设。深圳合成院下设研究部、大设施运行维护部、产业转化中心和综合事务部四个主要部门。深圳合成院的愿景是构建生命,理解生命,融合BT和IT,建设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机构。深圳合成院将秉承“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建院理念,聚焦人工生命体系的理解,重塑与扩展这一重大科学挑战,开展合成生物学基本原理、共性方法和医学转化应用研究。重点突破生命体系定量描述与预测能力,人工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自动化铸造测试等共性关键技术能力,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材料、能源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动生命科学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跨越。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xh.zhang2@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员 纳米酶合成中心(拟设) 若干 博士 科技 2022-03-14 2022-12-31

    中心简介:

    纳米酶,是一类蕴含酶学特性的纳米材料。2007年,阎锡蕴院士团队首次报道以来,全球已经有31个国家的400个实验室从事纳米酶的研究,超过12000篇的研究论文报道了900余种纳米酶。随着纳米酶构效关系、催化机理和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纳米酶的催化活性已经接近或超越天然酶,其应用研究也从快速检测拓展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传染病防控、环境监测与治理等多个领域。为了推动纳米酶的转化应用、实现纳米酶合成的规范化与规模化、建立纳米酶催化活性评价体系及标准化,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所将成立“纳米酶合成中心”,旨在利用先进院多学科融合,开放交叉合作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势,汇集多学科青年才俊,解决纳米酶合成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纳米酶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产业化提供理论支持,成就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复合型青年科学家。

    ×

    如有意加盟,请将个人最新简历、三封推荐信、未来工作计划(请使用PDF格式)发至dj.wang1@siat.ac.cn ,邮件主题请标明“姓名+拟应聘职位”。

  • 软件开发工程师(后端)(中级) 合成生物大设施云实验室 若干 本科 科技 2022-03-10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lx.qv@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软件开发工程师(前端)(中级) 合成生物大设施云实验室 若干 本科 科技 2022-03-10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lx.qv@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数据库工程师(中级) 合成生物大设施云实验室 1 本科 科技 2022-03-10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lx.qv@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软件产品经理(高级/中级) 合成生物大设施云实验室 1 本科 科技 2022-03-10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lx.qv@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仪器维修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合成测试平台 1-2 大专 科技 2022-03-10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合成测试平台简介:

    合成生物大设施的合成测试平台主要由大片段DNA、噬菌体、细菌、酵母这四个子系统组成,将购置400余台套自动化相关仪器设备,通过搭建自动化模块、组建30多个自动化功能岛以执行各项特定功能,并根据需求实现各类柔性化集成。目前平台已经拥有建立了完善的培训机制,对新入职的员工会进行为期3个月的全面培训。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zx.x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客座学生 甘海云研究员课题组 3 硕士及以上 科技 2022-03-03 2022-12-31

    PI简介:

    甘海云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medicine、 Molecular Cell、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Genes & development、eLife、GPB、The EMBO journal、Nucleic acids research、Mol Cell Proteomics等专业期刊,累计引用超过2400次。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利用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研究表观基因组信息的传递机制以及肿瘤发生和耐药性产生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gan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y.ga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甘海云研究员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2-03-03 2022-12-31

    PI简介:

    甘海云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medicine、 Molecular Cell、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Genes & development、eLife、GPB、The EMBO journal、Nucleic acids research、Mol Cell Proteomics等专业期刊,累计引用超过2400次。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利用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研究表观基因组信息的传递机制以及肿瘤发生和耐药性产生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gan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y.ga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甘海云研究员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2-03-03 2022-12-31

    PI简介:

    甘海云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medicine、 Molecular Cell、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Genes & development、eLife、GPB、The EMBO journal、Nucleic acids research、Mol Cell Proteomics等专业期刊,累计引用超过2400次。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利用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研究表观基因组信息的传递机制以及肿瘤发生和耐药性产生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gan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y.ga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Web前端开发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本科及以上 工程师 2022-03-03 2021-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gong.xi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 Web前端开发工程师-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Java后端开发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软件设计平台 若干 本科及以上 工程师 2022-03-03 2021-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gong.xi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Java后端开发工程师-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行政助理 张友明研究员课题组 1 硕士 科技 2022-03-01 2022-12-31

    PI简介:

    张友明教授,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工程生物学系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acatech)院士。共有150余篇SCI论文发表在Nature,Nature Genetics,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Nanotechnology等专业期刊。总影响因子超过1040,总引用次数超过12760,H-index 54。课题组主要从事基于Red/ET同源重组工程的DNA大分子克隆及改造技术开发、微生物基因组编辑及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发现、生物合成、异源表达和组合生物合成研究及相关技术应用。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e.li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张友明研究员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2-03-01 2022-12-31

    PI简介:

    张友明教授,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工程生物学系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acatech)院士。共有150余篇SCI论文发表在Nature,Nature Genetics,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Nanotechnology等专业期刊。总影响因子超过1040,总引用次数超过12760,H-index 54。课题组主要从事基于Red/ET同源重组工程的DNA大分子克隆及改造技术开发、微生物基因组编辑及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发现、生物合成、异源表达和组合生物合成研究及相关技术应用。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e.li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助理研究员 张友明研究员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2-03-01 2022-12-31

    PI简介:

    张友明教授,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工程生物学系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acatech)院士。共有150余篇SCI论文发表在Nature,Nature Genetics,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Nanotechnology等专业期刊。总影响因子超过1040,总引用次数超过12760,H-index 54。课题组主要从事基于Red/ET同源重组工程的DNA大分子克隆及改造技术开发、微生物基因组编辑及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发现、生物合成、异源表达和组合生物合成研究及相关技术应用。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e.li1@siat.ac.cn并抄送至ym.zhang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张友明研究员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2-03-01 2022-12-31

    PI简介:

    张友明教授,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工程生物学系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acatech)院士。共有150余篇SCI论文发表在Nature,Nature Genetics,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Nanotechnology等专业期刊。总影响因子超过1040,总引用次数超过12760,H-index 54。课题组主要从事基于Red/ET同源重组工程的DNA大分子克隆及改造技术开发、微生物基因组编辑及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发现、生物合成、异源表达和组合生物合成研究及相关技术应用。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e.li1@siat.ac.cn并抄送至ym.zhang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李汉杰研究员课题组和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联合 3 博士 科技 2022-03-01 2022-12-31

    PI简介:

    李汉杰,研究员,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长期致力于临床疾病相关的免疫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至今已于免疫学领域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其中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Cell、Cell Research、Cell Reports、Journal of Immunology、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导师:

    由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根据个人研究方向指定医院合作导师。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及代表性论文等(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j.li@siat.ac.cn ,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王博副研究员课题组 3人 博士 科技 2022-02-22 2022-12-31

    PI简介:

    王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旨在以清洁能源(光能/电能)驱动微生物制造过程。使用材料化学、微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构建纳米材料赋能的微生物细胞工厂-暨半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研究微生物在纳米材料协助下的能量捕获和产物转化,应用于高价值化学品的人工光合成,并尝试解决能源、环境、医疗等领域的科学和技术问题,服务于国家“碳中和”和“绿色生物制造”等重大战略需求。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于Energy Environ Sci (2篇), Adv Energy Mater (2篇), Nano Energy, Nanoscale, J Mater Chem A, Appl Catal B-Environ,Chem Eng J等专业学术期刊。

    实验室主页:

     www.bobwanglab.com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bo.w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翟冰研究员课题组 3人 硕士 科技 2022-02-17 2022-12-31

    PI简介:

    翟冰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于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纽约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完成博士后研究。近五年来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Nature Medicine, Nature Microbiology, Current Opinions in Microbiology等感染医学和病原微生物学高水平期刊。

    主要研究方向:

    实验室关注人类病原真菌的相关研究,具体方向有:

    1.骨髓移植等不同病理状态下肠道真菌菌群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临床结果的影响

    2.病原真菌在肠道中定植的适应性机制以及与肠道共生细菌的互作机理

    3.通过系统生物学方法解析病原真菌的耐药机制,开发耐药真菌的新型临床检测手段。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bing.zha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翟冰研究员课题组 2人 博士 科技 2022-02-17 2022-12-31

    PI简介:

    翟冰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于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纽约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完成博士后研究。近五年来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Nature Medicine, Nature Microbiology, Current Opinions in Microbiology等感染医学和病原微生物学高水平期刊。

    主要研究方向:

    实验室关注人类病原真菌的相关研究,具体方向有:

    1.骨髓移植等不同病理状态下肠道真菌菌群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临床结果的影响

    2.病原真菌在肠道中定植的适应性机制以及与肠道共生细菌的互作机理

    3.通过系统生物学方法解析病原真菌的耐药机制,开发耐药真菌的新型临床检测手段。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bing.zha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Jay D. Keasling研究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2-02-17 2022-12-31

    PI简介:

    杰·基斯林(Jay D. Keasling),研究员,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为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生物科学首席科技官、美国生物能源联合研究所CEO、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成生物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通过合作生物学技术,创新利用传统中药有效成分。改造微生物或植物细胞,以生物合成手段生产植物药活性分子。利用高通量自动化的手段,进行包括细菌和酵母在内的多种底盘菌株构建,用于染料、香料、新抗生素等化学品的生物合成。 

    杰·基斯林开创性设计构建了生产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微生物,变革了中药提取青蒿素的传统手段。曾荣获“国际埃尼奖”、“海因茨奖”、“国际代谢工程奖等”等重要奖项,先后被世界经济论坛、《探索》、《经济学家》等杂志评为“技术先锋”、 “年度科学家”和“年度创新家”,被誉为国际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先驱。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keasli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t.tang@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客座学生 梅辉副研究员课题组 2人 本科及以上 科技 2022-02-16 2022-12-31

    PI简介:

    梅辉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药学学士,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硕士,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J. Am. Chem. Soc., Nucleic Acids Res., ChemComm, Biomacromolecules等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非天然核酸(XNA)替代DNA/RNA做为遗传物质的可能性探讨,及修饰mRNA,核酸适配体等核酸药物和诊断试剂开发等。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me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ui.me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 梅辉副研究员课题组 1-2人 本科 科技 2022-02-16 2022-12-31

    PI简介:

    梅辉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药学学士,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硕士,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J. Am. Chem. Soc., Nucleic Acids Res., ChemComm, Biomacromolecules等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非天然核酸(XNA)替代DNA/RNA做为遗传物质的可能性探讨,及修饰mRNA,核酸适配体等核酸药物和诊断试剂开发等。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me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ui.me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梅辉副研究员课题组 2-3人 硕士 科技 2022-02-16 2022-12-31

    PI简介:

    梅辉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药学学士,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硕士,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J. Am. Chem. Soc., Nucleic Acids Res., ChemComm, Biomacromolecules等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非天然核酸(XNA)替代DNA/RNA做为遗传物质的可能性探讨,及修饰mRNA,核酸适配体等核酸药物和诊断试剂开发等。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me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ui.me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梅辉副研究员课题组 1-2人 博士 科技 2022-02-16 2022-12-31

    PI简介:

    梅辉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药学学士,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硕士,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J. Am. Chem. Soc., Nucleic Acids Res., ChemComm, Biomacromolecules等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非天然核酸(XNA)替代DNA/RNA做为遗传物质的可能性探讨,及修饰mRNA,核酸适配体等核酸药物和诊断试剂开发等。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me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ui.me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客座学生 于涛研究员课题组 1-2人 本科及以上 科技 2022-02-16 2022-12-31

    PI简介:

    于涛,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实验室致力于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解决可持续制造,绿色能源存储与粮食安全等全球性的问题与挑战。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Cell Research,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专业期刊。

    Our goal is to develop biotechnological solutions to address global challenges in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 renewable energy, and food security.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yutao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tao.y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胡政研究员课题组 3人 硕士 科技 2022-02-11 2022-12-31

    PI简介:

    胡政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心副主任。2010 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学士学位;2015 年在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获得遗传学博士学位,2015-2020 年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20年起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建立实验室,致力于体细胞进化、计算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

    实验室主要运用多组学数据分析、单细胞谱系追踪技术和数学建模研究体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微进化过程和机制。近年来,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论文发表于 Nature Genetics(3 篇), 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PLoS Genetics, BBA Reviews on Cancer 等专业期刊。曾获得欧洲癌症研究协会“十佳论文奖”、美国创新基因组研究所博士后奖、人类前沿科学博士后奖、中科院院长优秀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奖项。

    课题组主要方向:

    1.结合单细胞谱系追踪技术、单细胞测序和动物模型,解析组织发育与肿瘤演化的全景式动态图谱;

    2.利用类器官模型解析体细胞突变积累和演化动态性;

    3.发展肿瘤演化数学模型与推断算法;

    实验室主页:

    https://www.zhenghu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zheng.h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胡政研究员课题组 3人 博士 科技 2022-02-11 2022-12-31

    PI简介:

    胡政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心副主任。2010 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学士学位;2015 年在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获得遗传学博士学位,2015-2020 年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20年起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建立实验室,致力于体细胞进化、计算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

    实验室主要运用多组学数据分析、单细胞谱系追踪技术和数学建模研究体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微进化过程和机制。近年来,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论文发表于 Nature Genetics(3 篇), 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PLoS Genetics, BBA Reviews on Cancer 等专业期刊。曾获得欧洲癌症研究协会“十佳论文奖”、美国创新基因组研究所博士后奖、人类前沿科学博士后奖、中科院院长优秀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奖项。

    课题组主要方向:

    1.结合单细胞谱系追踪技术、单细胞测序和动物模型,解析组织发育与肿瘤演化的全景式动态图谱;

    2.利用类器官模型解析体细胞突变积累和演化动态性;

    3.发展肿瘤演化数学模型与推断算法;

    实验室主页:

    https://www.zhenghu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zheng.h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 钟超研究员课题组 1-2人 大专及以上 科技 2022-02-09 2022-12-31

    PI简介:
    钟超,博士, 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专业,2009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材料系和麻省理工学院合成生物学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回国后于2014年7月~2020年3月在上海科技大学任课题组长和研究员,并于2019年12月晋升为学校常聘教授(Tenured Professor)。自2020年3月起担任先进院合成所材料合成生物学中心主任和研究员。 目前钟博士发表40多篇学术论文,包括发表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Materials Today, Advanced Materials等杂志内的一作或通讯论文。相关成果授予世界或美国专利3项,在申请世界专利和国内专利各4项。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zho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i.liu2@siat.ac.cn和jh.p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客座学生 马晴研究员课题组 1-2人 本科及以上 科技 2022-02-09 2022-12-31

    PI简介:

    马晴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Developmental Cell、eLife、Development、Genome Biology等专业期刊。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基因组非编码区域以及非编码RNA在干细胞分化和表观遗传调控中的功能和机理,并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非编码基因组功能。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qingma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ing.ma@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马晴研究员课题组 1-2人 硕士 科技 2022-02-09 2022-12-31

    PI简介:

    马晴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Developmental Cell、eLife、Development、Genome Biology等专业期刊。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基因组非编码区域以及非编码RNA在干细胞分化和表观遗传调控中的功能和机理,并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非编码基因组功能。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qingma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ing.ma@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马晴研究员课题组 1-2人 博士 科技 2022-02-09 2022-12-31

    PI简介:

    马晴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Developmental Cell、eLife、Development、Genome Biology等专业期刊。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基因组非编码区域以及非编码RNA在干细胞分化和表观遗传调控中的功能和机理,并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非编码基因组功能。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qingma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ing.ma@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检测平台高级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1 博士 科技 2022-02-09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nan.l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检测设备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4 本科以上 科技 2022-02-08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合成生物大设施计划于2022年9月进驻位于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城。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nan.l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江寅迪研究员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2-01-24 2022-12-31

    江寅迪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2008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科学专业,2014年获得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博士学位。2015年至2021年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和德国马普化学生态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近年来代表性研究成果以第一或共同第一发表在Science、JACS和PNAS等学术期刊。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运用生物学和化学手段,解析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作用机制,并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调控代谢途径,为治疗相关疾病做出贡献。目前,课题组主要研究:1)人体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 2)人体微生物组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生物学功能;和3)人体或植物来源代谢产物和人体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本课题组鼓励学科交叉,欢迎不同研究背景的博士后和研究助理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s://chembio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PDF形式发送至yd.jiang@siat.ac.cn邮箱,邮件标题注明“应聘研究助理-本人姓名”。个人简历需包括联系方式、教育背景、发表文章、专业技能、曾获奖项等信息。邮件正文请简要介绍研究经历或相关实习经历、研究意向和职业目标。

  •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江寅迪研究员课题组 3 博士 科技 2022-01-24 2022-12-31

    江寅迪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2008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科学专业,2014年获得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博士学位。2015年至2021年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和德国马普化学生态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近年来代表性研究成果以第一或共同第一发表在Science、JACS和PNAS等学术期刊。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运用生物学和化学手段,解析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作用机制,并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调控代谢途径,为治疗相关疾病做出贡献。目前,课题组主要研究:1)人体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 2)人体微生物组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生物学功能;和3)人体或植物来源代谢产物和人体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本课题组鼓励学科交叉,欢迎不同研究背景的博士后和研究助理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s://chembio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PDF形式发送至yd.jiang@siat.ac.cn邮箱,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博士后-本人姓名”。个人简历需包括联系方式、教育背景、发表文章、曾获奖项等信息。邮件正文请简要介绍既往工作、职业目标、研究意向、拟入职时间等。申请材料中英文皆可。

  • 高级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1 博士 科技 2022-01-21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oward@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涂文伟客座研究员 1 硕士 科技 2022-01-21 2022-12-31

    PI简介:

    涂文伟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合成免疫学中心客座研究员和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Cancer Cell、Circulation、Blood、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和Journal of Allergy & Clinical Immunology等专业期刊。

    主要研究方向:

    感染-免疫-肿瘤。深圳实验室主要从事有关免疫细胞外泌体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利用合成免疫学方法开发针对肿瘤及感染性疾病的新型治疗手段,并应用于生产和临床实践。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wwtu@hku.hk,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涂文伟客座研究员 1 博士 科技 2022-01-21 2022-12-31

    PI简介:

    涂文伟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合成免疫学中心客座研究员和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Cancer Cell、Circulation、Blood、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和Journal of Allergy & Clinical Immunology等专业期刊。

    主要研究方向:

    感染-免疫-肿瘤。深圳实验室主要从事有关免疫细胞外泌体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利用合成免疫学方法开发针对肿瘤及感染性疾病的新型治疗手段,并应用于生产和临床实践。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wwtu@hku.hk,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联合) 戴磊研究员课题组 1 硕士 科技 2022-01-12 2022-12-31

    PI简介:

    戴磊博士,研究员,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合成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实验室利用合成生物学、定量生物学的工具,对微生物组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精准解析和调控,致力于解决人体健康、农业生产等重大问题。

    实验室主页:

    http://www.leidailab.cn/

    徐振江,教授,目前任职于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开发微生物组学方法和生物信息大数据算法,研究人体微生物组结构和功能。发表SCI论文60余篇,引用率14000余次,Google Scholoar H-index 35,2020、2021年被遴选为全球高被引学者。获得国自然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专项资助。

    ×

    应聘者请将申请信、个人简历(包括个人联系方式、学习研究工作经历、曾参与课题的介绍、主要学术研究内容及熟练掌握的实验技能、获奖情况、发表论文和2-3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推荐信等材料发送至戴磊研究员和徐振江教授电子邮箱:lei.dai@siat.ac.cn,zhenjiang.xu@gmail.com

  • 博士后(联合) 戴磊研究员课题组 1 博士 科技 2022-01-12 2022-12-31

    PI简介:

    戴磊博士,研究员,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合成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实验室利用合成生物学、定量生物学的工具,对微生物组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精准解析和调控,致力于解决人体健康、农业生产等重大问题。

    实验室主页:

    http://www.leidailab.cn/

    徐振江,教授,目前任职于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开发微生物组学方法和生物信息大数据算法,研究人体微生物组结构和功能。发表SCI论文60余篇,引用率14000余次,Google Scholoar H-index 35,2020、2021年被遴选为全球高被引学者。获得国自然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专项资助。

    ×

    应聘者请将申请信、个人简历(包括个人联系方式、学习研究工作经历、曾参与课题的介绍、主要学术研究内容及熟练掌握的实验技能、获奖情况、发表论文和2-3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推荐信等材料发送至戴磊研究员和徐振江教授电子邮箱:lei.dai@siat.ac.cn,zhenjiang.xu@gmail.com

  • 研究助理 赵乔研究员课题组 3 硕士 科技 2022-01-11 2022-12-31

    PI简介:

    赵乔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所合成基因组学研究中心主任。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植物系Iris Meier实验室取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Noble Foundation 美国科学院院士Richard Dixon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是植物天然产物的合成以及调控机制。已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共发表 SCI 论文 2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200,累计他引>1000次,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的文章发表在包括PNAS、Plant Cell、Plant Journal以及Trends in Plant Science等专业期刊上。

    实验室主页:

    http://www.zhaoqiao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iao.zhao@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 严飞研究员课题组 2人 本科及以上 科技 2022-01-06 2022-12-31

    细胞与基因线路设计中心简介: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依托大湾区与深圳市优异的科技创新氛围及经济文化基础,抓住合成生物学先发优势,于2021年初成立“细胞与基因线路设计中心”。中心秉持BT(生物技术)与IT(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细胞与基因治疗相关的设计方法、技术与工具软件,为未来细胞与基因药物的自动化研发与生产,提供重要的核心设计软件与技术平台。

    PI简介:
    严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00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2008-2009年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兼任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治疗分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专委会委员;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等项目10余项,参与多项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的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CS Nano,Advanced Science, Biomaterials, Radi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转让4项,参与编写专著3部。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1. 声学探针的生物合成及其应用;
    2. 声控基因线路设计与疾病诊疗应用。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fei.ya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严飞研究员课题组 2人 博士 科技 2022-01-06 2022-12-31

    细胞与基因线路设计中心简介: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依托大湾区与深圳市优异的科技创新氛围及经济文化基础,抓住合成生物学先发优势,于2021年初成立“细胞与基因线路设计中心”。中心秉持BT(生物技术)与IT(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细胞与基因治疗相关的设计方法、技术与工具软件,为未来细胞与基因药物的自动化研发与生产,提供重要的核心设计软件与技术平台。

    PI简介:
    严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00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2008-2009年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兼任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治疗分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专委会委员;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等项目10余项,参与多项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的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CS Nano,Advanced Science, Biomaterials, Radi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转让4项,参与编写专著3部。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1. 声学探针的生物合成及其应用;
    2. 声控基因线路设计与疾病诊疗应用。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fei.yan@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傅雄飞研究员课题组 1-3人 博士 科技 2022-01-05 2022-12-31

    PI简介:

    傅雄飞,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定量工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是针对空间扩展人工生命体系的基因回路设计、时空动力学模拟及稳定性分析等问题,通过数理模型和定量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开展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Nature Commun., eLife, PRL等国际专业期刊。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

    针对人工生物系统合成回路的理性设计、单细胞运动的追踪与行为分析、空间扩张系统的动力学特征等问题,通过数理模型和定量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开展研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f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ang.ba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研究助理/助理工程师 戴俊彪课题组 2-3人 本科/硕士 科技 2021-12-22 2021-12-22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专业期刊。

    课题介绍:

    DNA作为信息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密度大、存储时间长、易维护、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本课题组致力于国际领先的DNA数据存储技术开发,包括DNA数据存储编解码算法技术,体内/外DNA数据存储生化技术,DNA数据存储软件和仪器等。诚挚欢迎对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年才俊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uangxl@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助理研究员/工程师 戴俊彪课题组 2-3人 博士 科技 2021-12-22 2021-12-22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专业期刊。

    课题介绍:

    DNA作为信息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密度大、存储时间长、易维护、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本课题组致力于国际领先的DNA数据存储技术开发,包括DNA数据存储编解码算法技术,体内/外DNA数据存储生化技术,DNA数据存储软件和仪器等。诚挚欢迎对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年才俊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uangxl@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戴俊彪课题组 2-3人 博士 科技 2021-12-22 2021-12-22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专业期刊。

    课题介绍:

    DNA作为信息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密度大、存储时间长、易维护、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本课题组致力于国际领先的DNA数据存储技术开发,包括DNA数据存储编解码算法技术,体内/外DNA数据存储生化技术,DNA数据存储软件和仪器等。诚挚欢迎对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年才俊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uangxl@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周兵研究员课题组 2 硕姐 科技 2021-12-17 2022-12-31

    PI简介:

    分子遗传实验室附属于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微量元素代谢与疾病,以模式生物(果蝇、小鼠)为模型,研究它们的代谢机制以及失衡与疾病的关系。实验室PI:周兵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bing.zho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中心助理 合成免疫学研究中心 1 本科及以上 支撑 2021-11-30 2021-12-31

    合成免疫学研究中心简介:

    合成免疫学是前沿免疫学理论与现代合成生物学技术高度融合交叉的新兴学科,极大推动了重大疾病的免疫治疗现代理论、技术途径和产品研发的飞速发展。合成免疫学研究中心已汇聚了国内外合成免疫学的开拓者和杰出青年人才。拟以肿瘤、自身免疫病、病毒性疾病、器官移植等为免疫治疗的疾病谱,采用新型合成免疫学理论和操控技术,通过重塑、纠偏、再造机体的免疫系统,实现重大疾病的免疫治疗和规模化产业化。中心团队目前正凝聚和引进包括免疫学、合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生命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生物大分子药学、细胞类药学和组织/器官工程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课题组。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zhangxt@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助理 钟超研究员课题组 2-3人 硕士 科技 2021-11-17 2022-12-31

    PI简介:

    钟超,博士, 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专业,2009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材料系和麻省理工学院合成生物学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回国后于2014年7月~2020年3月在上海科技大学任课题组长和研究员,并于2019年12月晋升为学校常聘教授(Tenured Professor)。自2020年3月起担任先进院合成所材料合成生物学中心主任和研究员。 目前钟博士发表40多篇学术论文,包括发表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Materials Today, Advanced Materials等杂志内的一作或通讯论文。相关成果授予世界或美国专利3项,在申请世界专利和国内专利各4项。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zho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以邮件方式发送至jh.pu@siat.ac.cn和hq.lu@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技术员 李雪飞副研究员课题组 2 大专及以上 科技 2021-11-12 2021-12-31

    PI简介:

    李雪飞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生物数据的定量与自动化分析,以及从定量生物数据出发,进行数理模型的构建与分析。研究课题主要围绕肿瘤微环境中的生物学和物理学。主要代表性工作之一是通过定量分析肿瘤切片图像数据,刻画淋巴毒性T细胞在肿瘤中的空间分布,并根据定量数据,构建了合理的数学物理模型以解释分布机理,从而为提升免疫治疗效果提供了理论指导。另外,通过构建合理的物理模型,揭示了肿瘤内成纤维细胞环绕肿瘤规则排列的机制,为扫除限制药物、免疫细胞浸润的物理屏障提供了理论指导。作为合成院内以理论研究为主的课题组,李博士将致力于合成院内理论与实验联合研究的平台建设。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x)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xuefei.l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李雪飞副研究员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1-11-12 2021-12-31

    PI简介:

    李雪飞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生物数据的定量与自动化分析,以及从定量生物数据出发,进行数理模型的构建与分析。研究课题主要围绕肿瘤微环境中的生物学和物理学。主要代表性工作之一是通过定量分析肿瘤切片图像数据,刻画淋巴毒性T细胞在肿瘤中的空间分布,并根据定量数据,构建了合理的数学物理模型以解释分布机理,从而为提升免疫治疗效果提供了理论指导。另外,通过构建合理的物理模型,揭示了肿瘤内成纤维细胞环绕肿瘤规则排列的机制,为扫除限制药物、免疫细胞浸润的物理屏障提供了理论指导。作为合成院内以理论研究为主的课题组,李博士将致力于合成院内理论与实验联合研究的平台建设。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i(x)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xuefei.l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软件项目经理 合成生物大设施 1-2人 本科及以上 科技 2021-11-03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e.li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电子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1-2人 本科及以上 科技 2021-11-03 2022-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e.li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入驻企业2021年联合招聘启事 企业 科技/支撑 2021-10-18 2021-12-31

    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由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光明区政府)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共建。创新中心探索性打造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在空间上有机融合的一体化平台,创新性打破“从0到1再到10”的产业孵化时间壁垒,建立“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健全深圳合成生物学(又称工程生物学)领域的创新生态链,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速跑”提供助力。创新中心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将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应用研究板块与初创企业的空间距离压缩为零,有效解决初创企业缺乏设施和技术平台的瓶颈,从而缩短原始创新产业转化的时间周期。入驻创新中心的企业涵盖“医疗健康”、“农业与生物防治”、“食品、饮品等消费产品”、“材料化工”、“物体设计与自动化平台”、“DNA和RNA合成”、“动物平台与服务”、“诊断、检测设备与技术”等领域。 

    创新中心入驻企业现面向全国高校和社会招聘,欢迎各位伙伴加入!

    *本招聘启事的所有信息,均来自以下公司的书面授权。

    百葵锐(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臻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赛特罗生物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厚存纳米药业有限公司

    中科碳元(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臻合智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赛桥生物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羽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伯生生物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近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普维森生物有限公司

    深圳明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有意向的应聘者,可根据招聘信息与企业相关人员联系。

    ×
  • 研究助理 黄建东研究员课题组 4人 硕士 科技 2021-10-10 2021-12-31

    PI简介:

    黄建东,香港大学“明德教授席”终身教授、合成生物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客座PI,“孔雀计划”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合成生物技术分会副主任, 粤港澳大湾区转化医学工作联盟副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在Nature、Science、Cell Research和Nature Physics等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

    黄建东团队长期致力于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揭示生命科学基本规律,并应用于疫苗开发、癌症免疫治疗等领域。具体研究方向包括: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研究细胞自我组织和生物斑图形成及控制的基本原理;从合成生物学的角度,理解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及其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通过“设计-构建-测试-学习”的闭环,理性选择和优化设计传染病疫苗;整合免疫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生物学信息学等技术,开发创新性肿瘤精准免疫治疗技术及快速响应性传染病疫苗技术。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jd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jdhuang@hku.hk(邮件中请注明应聘的研究方向),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黄建东研究员课题组 4人 博士 科技 2021-10-10 2021-12-31

    PI简介:

    黄建东,香港大学“明德教授席”终身教授、合成生物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客座PI,“孔雀计划”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合成生物技术分会副主任, 粤港澳大湾区转化医学工作联盟副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在Nature、Science、Cell Research和Nature Physics等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

    黄建东团队长期致力于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揭示生命科学基本规律,并应用于疫苗开发、癌症免疫治疗等领域。具体研究方向包括: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研究细胞自我组织和生物斑图形成及控制的基本原理;从合成生物学的角度,理解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及其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通过“设计-构建-测试-学习”的闭环,理性选择和优化设计传染病疫苗;整合免疫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生物学信息学等技术,开发创新性肿瘤精准免疫治疗技术及快速响应性传染病疫苗技术。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jd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jdhuang@hku.hk(邮件中请注明应聘的研究方向),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周佳海研究员课题组 2 硕士 科技 2021-10-10 2021-12-31

    PI简介:

    周佳海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少年班理学学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曾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学者奖”并入选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Chemistry、Nature Chemical Biology、PNAS,JACS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催化与生物合成相关的酶学研究,通过会聚生物信息学、酶学、结构生物学、蛋白质理性设计等技术方法,重点开展酶的挖掘鉴定、结构机理和分子改造研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zho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ang.g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张增辉教授团队 2人 博士 科技 2021-09-27 2021-12-31

    PI简介:

    张增辉教授,1987年毕业于美国休斯顿大学物理系,获化学物理博士学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从事博士后、 助理研究员的工作,任纽约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南京大学学科特区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纽约大学计算化学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现担任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讲席教授。曾获美国德瑞福斯青年教授奖,斯隆研究奖,德瑞福斯教师-学者奖,以及美国基金委颁发的总统教授奖,国家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学者 (B类),教育部第5批长江计划特聘讲座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目前为止在国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论文引用12,000余次,H-index指数58 (web of science),目前担任Phys. Chem. Chem. Phys.的Associate Editor.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wangxy@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张增辉教授团队 3人 硕士 科技 2021-09-27 2021-12-31

    PI简介:

    张增辉教授,1987年毕业于美国休斯顿大学物理系,获化学物理博士学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从事博士后、 助理研究员的工作,任纽约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南京大学学科特区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纽约大学计算化学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现担任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讲席教授。曾获美国德瑞福斯青年教授奖,斯隆研究奖,德瑞福斯教师-学者奖,以及美国基金委颁发的总统教授奖,国家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学者 (B类),教育部第5批长江计划特聘讲座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目前为止在国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论文引用12,000余次,H-index指数58 (web of science),目前担任Phys. Chem. Chem. Phys.的Associate Editor.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wangxy@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张增辉教授团队 2-4人 博士 科技 2021-09-27 2021-12-31

    PI简介:

    张增辉教授,1987年毕业于美国休斯顿大学物理系,获化学物理博士学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从事博士后、 助理研究员的工作,任纽约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南京大学学科特区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纽约大学计算化学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现担任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讲席教授。曾获美国德瑞福斯青年教授奖,斯隆研究奖,德瑞福斯教师-学者奖,以及美国基金委颁发的总统教授奖,国家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学者 (B类),教育部第5批长江计划特聘讲座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目前为止在国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论文引用12,000余次,H-index指数58 (web of science),目前担任Phys. Chem. Chem. Phys.的Associate Editor.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wangxy@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2021校园招聘-硕士员工 合成院 若干 硕士 科技 2021-09-13 2021-12-31

    2017年12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国内首个合成生物学研究所。2019年1 月,深圳批复建设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建设,核心参与单位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深圳合成院的研究目标是:采用合成生物学的工程化设计理念,专注于人造生命元件、基因线路、生物器件、多细胞体系等合成再造研究,旨在揭示生命本质和探索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发展生命体系定量理解与理性设计的基础理论框架,建立基因组设计合成与自动化铸造测试等关键技术能力和工程平台,促进合成生物在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力争发展成为国际上具影响力的合成生物学研发基地与产业创新中心。

    深圳合成院目前已形成一支800余人的全球最大的年轻有活力、多学科交叉汇聚以海归为主的合成生物学青年团队。深圳合成院心系国家事,勇担国家责,承担多项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国家基金委、中科院、省市等科研攻关项目,建有中科院、广东省和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等各级载体平台。在生物功能分子合成进化、基因线路设计原理、酵母染色体合成、天然产物合成、微生物组合成等前沿项目上已达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的层次,代表性成果刊登于Nature等顶尖期刊。

    深圳合成院诚邀社会各界精英加盟,“与其期待未来,不如一起创造”,让我们一同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

    合成所官方网站:http://isynbio.siat.ac.cn/

    合成院官方网站:http://www.isynbio.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isynbio_hr@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2021校园招聘-博士员工 合成院 若干 博士 科技 2021-09-13 2021-12-31

    2017年12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国内首个合成生物学研究所。2019年1 月,深圳批复建设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建设,核心参与单位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深圳合成院的研究目标是:采用合成生物学的工程化设计理念,专注于人造生命元件、基因线路、生物器件、多细胞体系等合成再造研究,旨在揭示生命本质和探索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发展生命体系定量理解与理性设计的基础理论框架,建立基因组设计合成与自动化铸造测试等关键技术能力和工程平台,促进合成生物在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力争发展成为国际上具影响力的合成生物学研发基地与产业创新中心。

    深圳合成院目前已形成一支800余人的全球最大的年轻有活力、多学科交叉汇聚以海归为主的合成生物学青年团队。深圳合成院心系国家事,勇担国家责,承担多项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国家基金委、中科院、省市等科研攻关项目,建有中科院、广东省和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等各级载体平台。在生物功能分子合成进化、基因线路设计原理、酵母染色体合成、天然产物合成、微生物组合成等前沿项目上已达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的层次,代表性成果刊登于Nature等顶尖期刊。

    深圳合成院诚邀社会各界精英加盟,“与其期待未来,不如一起创造”,让我们一同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

    合成所官方网站:http://isynbio.siat.ac.cn/

    合成院官方网站:http://www.isynbio.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isynbio_hr@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基因组工程与治疗研究中心 2 硕士 科研 2021-09-03 2021-12-31

    中心简介:

    基因组工程与治疗研究中心(Center for Genome Engineering and Therapy, CGET)致力于研发编辑、编写及调节核酸(DNA & RNA)和蛋白质等前沿转化生物技术,为病毒感染和衰老等全球范围内具有挑战性的重大疾病,提供治疗方案。中心将汇集基因工程学、遗传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领域的诸多人才,组建研究团队。研究将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及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展开,研究内容包括研发新型基因组工程的技术与方法、研发逆转衰老及抗病毒等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基于机器学习与AI的精准医疗。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chen.yt@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技术员 基因组工程与治疗研究中心 2 本科 科技 2021-09-03 2021-12-31

    中心简介:

    基因组工程与治疗研究中心(Center for Genome Engineering and Therapy, CGET)致力于研发编辑、编写及调节核酸(DNA & RNA)和蛋白质等前沿转化生物技术,为衰老、病毒感染等全球范围内具有挑战性的重大疾病,提供治疗方案。中心将汇集基因工程学、遗传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领域的诸多人才,组建研究团队。研究将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及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展开,研究内容包括研发新型基因组工程的技术与方法、研发逆转衰老及抗病毒等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基于机器学习与AI的精准医疗。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isynbio_cget@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技术员 周佳海研究员课题组 1-2 本科及以上 科技 2021-09-01 2021-12-31

    PI简介:

    周佳海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少年班理学学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曾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学者奖”并入选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Chemistry、Nature Chemical Biology、PNAS,JACS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催化与生物合成相关的酶学研究,通过会聚生物信息学、酶学、结构生物学、蛋白质理性设计等技术方法,重点开展酶的挖掘鉴定、结构机理和分子改造研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zho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ang.g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周佳海研究员课题组 1-2 硕士 科研 2021-09-01 2021-12-31

    PI简介:

    周佳海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少年班理学学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曾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学者奖”并入选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Chemistry、Nature Chemical Biology、PNAS,JACS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催化与生物合成相关的酶学研究,通过会聚生物信息学、酶学、结构生物学、蛋白质理性设计等技术方法,重点开展酶的挖掘鉴定、结构机理和分子改造研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zho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ang.gu@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软件实习生 合成生物大设施设计学习平台 1人及以上 专科及以上 支撑 2021-08-26 2021-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lx.qv@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软件实习生-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蒋争凡教授 1 博士 科研 2021-08-25 2021-12-31

    PI简介:

    蒋争凡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通讯作者在Cell、Immunity、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Molecular Cell和PNAS等知名期刊。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感染-免疫-肿瘤。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与免疫学原理开发创新型佐剂,研究新佐剂作用原理及如何提升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应用于疫苗的生产与临床实践。

    实验室主页:

     http://www.bio.pku.edu.cn/homes/Index/news_cont_jl/17/32.html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jiangzf@pku.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客座学生 易啸研究员课题组 2 本科及以上 科研 2021-08-23 2021-12-31

    PI简介:

    易啸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五年来以通讯作者发将研究成果表于Science Advances, eLife,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专业期刊。实验室专注研究“合成进化”,即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实验室的人工条件下,进化出在自然界中还未观测到的细胞或大分子表型;这些新表型,一部分或将加深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另一部分有望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实验室主页: 

    http://yixiaolab.com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xiao.y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技术员 易啸研究员课题组 2 大专 科研 2021-08-23 2021-12-31

    PI简介:

    易啸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五年来以通讯作者发将研究成果表于Science Advances, eLife,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专业期刊。实验室专注研究“合成进化”,即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实验室的人工条件下,进化出在自然界中还未观测到的细胞或大分子表型;这些新表型,一部分或将加深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另一部分有望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实验室主页: 

    http://yixiaolab.com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xiao.y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研究助理 易啸研究员课题组 3 硕士 科研 2021-08-23 2021-12-31

    PI简介:

    易啸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五年来以通讯作者发将研究成果表于Science Advances, eLife,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专业期刊。实验室专注研究“合成进化”,即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实验室的人工条件下,进化出在自然界中还未观测到的细胞或大分子表型;这些新表型,一部分或将加深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另一部分有望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实验室主页: 

    http://yixiaolab.com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xiao.y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易啸研究员课题组 3 博士 科研 2021-08-23 2021-12-31

    PI简介:

    易啸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五年来以通讯作者发将研究成果表于Science Advances, eLife,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专业期刊。实验室专注研究“合成进化”,即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实验室的人工条件下,进化出在自然界中还未观测到的细胞或大分子表型;这些新表型,一部分或将加深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另一部分有望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实验室主页: 

    http://yixiaolab.com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xiao.y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博士后 刘陈立 刘雪燕 戴磊课题组 4 博士 科研 2021-08-22 2021-12-31

    课题组带头人简介

    刘陈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科学院定量工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美国微生物学会国家代表 ,亚洲合成生物学协会执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合成生物学》执行主编,  《ACS Synthetic Biology》和《Quantitative Biology》等杂志编委,香港大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荣获“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创新突破奖”、“香港青年科学家奖”、“李嘉诚奖”等奖项。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PNAS》 等国际专业期刊。  


    刘雪燕,深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暨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暨南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2009年韩国全南大学医院访问学者,2012年德国慕尼黑Klinikum Harlaching访问学者,2015-2016年美国哈佛医学院培训一年。有近20年急危重症工作经历,在重症感染、高危高脂血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任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全国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会长,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医院协会血栓与栓塞性疾病防治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


    戴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微生物组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负责人,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实验室致力于开发微生物组精准解析和调控的新技术,解决人体健康、农业生产等重大问题。目前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合成生物技术分会委员,粤港澳肠道微生态学术联盟理事,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微生态医学分会常委。

    ×

    可将个人简历、个人近照、论文及成果、推荐信等材料发至以下邮箱。我们将进行简历的筛选,通过后将邀请您线上面试。

    Email: 夏老师1120975863@qq.com和刘老师jx.liu1@siat.ac.cn

  • 博士后 刘陈立 刘雪燕 李顺课题组 4 博士 科研 2021-08-21 2021-12-31

    课题组带头人简介

    刘陈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现任中国科学院定量工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美国微生物学会国家代表 ,亚洲合成生物学协会执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合成生物学》执行主编,  《ACS Synthetic Biology》和《Quantitative Biology》等杂志编委,香港大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荣获“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创新突破奖”、“香港青年科学家奖”、“李嘉诚奖”等奖项。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PNAS》 等国际专业期刊。  


    刘雪燕,深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暨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暨南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2009年韩国全南大学医院访问学者,2012年德国慕尼黑Klinikum Harlaching访问学者,2015-2016年美国哈佛医学院培训一年。有近20年急危重症工作经历,在重症感染、高危高脂血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任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全国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会长,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医院协会血栓与栓塞性疾病防治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


    李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2015年武汉大学微生物学博士毕业,2016-2020年在美国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荣获“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美国癌症研究所的Lloyd J. Old奖学金。目前实验室研究方向为重塑肿瘤微环境的适应性免疫疗法和天然免疫疗法,免疫系统的组织修复功能与癌症、细菌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病等疾病的关系以及肿瘤免疫药物研发。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Immunology》《Journal of Immunology》 等国际专业期刊。  

    ×

    可将个人简历、个人近照、论文及成果、推荐信等材料发至以下邮箱。我们将进行简历的筛选,通过后将邀请您线上面试。

    Email: 夏老师1120975863@qq.com和刘老师jx.liu1@siat.ac.cn

  • 博士后 刘陈立研究员课题组 IDG资本 2 博士 科研 2021-08-21 2021-12-31

    PI简介:

    刘陈立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定量工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院长,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美国微生物学会国家代表,亚洲合成生物学协会联席主席,深圳市政协委员。《合成生物学》杂志执行主编,《Engineering Biology》《mLife》杂志副编辑,《ACS Synthetic Biology》《Quantitative Biology》等杂志编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香港大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Nature Microbiology》《PNAS》等国际专业期刊。荣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创新突破奖”“香港青年科学家奖”“李嘉诚奖”等奖项。实验室致力于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特别是探索细菌生长定植的数学规律,以及基于此开发抗肿瘤细菌新疗法。

    IDG资本简介:

    IDG资本1993年就在中国开展风险投资业务,是领先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一。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公司业务现已遍布欧美及亚太地区,目前在纽约、波士顿、伦敦、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5个国家的13个城市设有办公室,累计管理资产超过1500亿人民币。IDG资本重点关注互联网与高科技(TMT)、新型消费及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健康、先进制造及清洁能源等领域的领先企业,投资范围覆盖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及并购重组等各个阶段。迄今为止,IDG资本在全球已投资包括小米、腾讯、小鹏汽车、华大智造、商汤、拼多多、Bilibili、今日头条、猿题库等1000多家优秀企业,其中已有超过200家被投企业成功上市或并购退出。2021年6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IDG资本签署联合招收博士后框架协议,现面向海内外择优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共同培养博士后创新型人才。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邮件方式发送至zena_zhang@idgcapital.com和jx.liu1@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 系统架构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若干 本科及以上 工程师 2021-08-13 2021-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gong.xi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系统架构师-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助理 战略发展办公室 2 硕士及以上 科研 2021-07-14 2021-12-31

    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合成院”)是由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非法人科研机构,由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具体建设。深圳合成院下设研究部、大设施运行维护部、产业转化中心和综合事务部四个主要部门。深圳合成院的愿景是构建生命,理解生命,融合BT和IT,建设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机构。深圳合成院将秉承“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建院理念,聚焦人工生命体系的理解,重塑与扩展这一重大科学挑战,开展合成生物学基本原理、共性方法和医学转化应用研究。重点突破生命体系定量描述与预测能力,人工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自动化铸造测试等共性关键技术能力,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材料、能源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动生命科学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跨越。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及代表性论文、项目经历等佐证材料邮件方式发送至李老师:yj.li1@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助理研究员/博士后 战略发展办公室 2 硕士及以上 科研 2021-07-14 2021-12-31

    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合成院”)是由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非法人科研机构,由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具体建设。深圳合成院下设研究部、大设施运行维护部、产业转化中心和综合事务部四个主要部门。深圳合成院的愿景是构建生命,理解生命,融合BT和IT,建设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机构。深圳合成院将秉承“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建院理念,聚焦人工生命体系的理解,重塑与扩展这一重大科学挑战,开展合成生物学基本原理、共性方法和医学转化应用研究。重点突破生命体系定量描述与预测能力,人工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自动化铸造测试等共性关键技术能力,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材料、能源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动生命科学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跨越。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及代表性论文、项目经历等佐证材料邮件方式发送至李老师:yj.li1@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魏平研究员课题组 4 博士 科研 2021-07-13 2021-12-31

    细胞与基因线路设计中心简介: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依托大湾区与深圳市优异的科技创新氛围及经济文化基础,抓住合成生物学先发优势,于2021年初成立“细胞与基因线路设计中心”。中心秉持BT(生物技术)与IT(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细胞与基因治疗相关的设计方法、技术与工具软件,为未来细胞与基因药物的自动化研发与生产,提供重要的核心设计软件与技术平台。

    PI简介:

    魏平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细胞与基因线路设计中心主任。近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Nature, Cell System等国际知名期刊。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研究基因线路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揭示细胞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调控原理。聚焦与运用基因线路工程、蛋白质工程、受体工程等技术,人工设计和改造的新型靶向肿瘤的蛋白质药及细胞药。

    实验室主页:

    http://cqb.pku.edu.cn/We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q.wang@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技术员 魏平研究员课题组 6 本科 科技 2021-07-13 2021-12-31

    PI简介:

    魏平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Nature, Cell System等国际知名期刊。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研究基因线路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揭示细胞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调控原理。聚焦与运用基因线路工程、蛋白质工程、受体工程等技术,人工设计和改造的新型靶向肿瘤的蛋白质药及细胞药。

    实验室主页:

     http://cqb.pku.edu.cn/We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q.wang@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助理/技术员 傅雄飞研究员课题组 3 大专及以上 科研 2021-07-09 2021-12-31

    PI简介:

    傅雄飞,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助理,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定量工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工程师,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科学家,深圳合成生物学协会副会长。香港大学物理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分子细胞发育生物学系博士后。获得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金奖。主要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Phys Rev Lett 》等国际专业期刊。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

    针对空间扩张生物系统的合成回路设计、动力学模拟及稳定性分析等关键问题,通过数理模型和定量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开展研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fulabhttp://isynbio.siat.ac.cn/f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i.zhang2@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投资经理 所部 2 本科 行政 2021-07-06 2021-12-31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天使基金(暂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要支持基金,将关注基于合成生物学理念的医疗、材料、农业、能源、食品等领域,重点瞄准将前沿技术应用于生物工程制造的初创公司,包括在医疗研发手段、新材料、药物研发等领域带来前沿技术变革的公司,共同探索并实践Venture Lab模式的本土化落地。深圳先进院将辅以高端人才团队、科研平台支撑、强大的科研实力及产业资源,以基金为抓手,培育优质合成生物学初创企业,助力合成生物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合成生物学产业链条,促进区域产业聚集、升级和融合。通过共享智库、共同开发科技资源,联合举办科技领域各类专题研讨、培训、论坛、路演活动等方式,促进行业内科研、产业、资本互动,推动国内外合成生物学领域合作交流。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xl.li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技术员 傅雄飞研究员课题组 2 专科及以上 科技 2021-07-02 2021-12-31

    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合成院”)是由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非法人科研机构,由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具体建设。深圳合成院下设研究部、大设施运行维护部、产业转化中心和综合事务部四个主要部门。深圳合成院的愿景是构建生命,理解生命,融合BT和IT,建设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机构。深圳合成院将秉承“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建院理念,聚焦人工生命体系的理解,重塑与扩展这一重大科学挑战,开展合成生物学基本原理、共性方法和医学转化应用研究。重点突破生命体系定量描述与预测能力,人工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自动化铸造测试等共性关键技术能力,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材料、能源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动生命科学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跨越。 


    深圳合成院诚邀社会各界精英加盟,“与其期待未来,不如一起创造”,让我们一同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

    合成所官方网站:http://isynbio.siat.ac.cn/

    合成院官方网站:http://www.isynbio.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bz.zhang@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软件前端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1-2 本科 科技 2021-06-24 2021-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td.ouyang@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及自己实现的前端作品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软件测试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1-2 本科 科技 2021-06-24 2021-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td.ouyang@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电气自动化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2 大专 科技 2021-06-24 2021-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eng.chen@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及自己的作品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机械结构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2 本科 科技 2021-06-24 2021-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rs.li@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战略专员 战略发展办公室 1 硕士 支撑 2021-06-16 2021-12-31

    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合成院”)是由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非法人科研机构,由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具体建设。深圳合成院下设研究部、大设施运行维护部、产业转化中心和综合事务部四个主要部门。深圳合成院的愿景是构建生命,理解生命,融合BT和IT,建设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机构。深圳合成院将秉承“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建院理念,聚焦人工生命体系的理解,重塑与扩展这一重大科学挑战,开展合成生物学基本原理、共性方法和医学转化应用研究。重点突破生命体系定量描述与预测能力,人工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自动化铸造测试等共性关键技术能力,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材料、能源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动生命科学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跨越。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xh.zhang2@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智能制造系统项目经理 合成生物大设施 1-2 本科 行政 2021-06-11 2021-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lx.qv@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应用软件全栈开发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云实验室 若干 本科及以上 科研 2021-06-11 2021-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lx.qv@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应用软件全栈开发工程师-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软件产品经理 合成生物大设施云实验室 1-2 本科 科技 2021-06-11 2021-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lx.qv@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软件产品经理-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招聘流程:

    经初步评审,我们将通过电话或邮件向符合应聘条件的应聘者发出面试通知。两个月内没有收到面试通知者可自行放弃等待。因接待能力所限,谢绝自行来访。

  • 博士后 李顺研究员课题组 3 博士 科研 2021-06-10 2021-12-31

    中心简介:

    合成免疫学是前沿免疫学理论与现代合成生物学技术高度融合交叉的新兴学科,极大推动了重大疾病的免疫治疗现代理论、技术途径和产品研发的飞速发展。合成免疫学研究中心已汇聚了国内外合成免疫学的开拓者和杰出青年人才。拟以肿瘤、自身免疫病、病毒性疾病、器官移植等为免疫治疗的疾病谱,采用新型合成免疫学理论和操控技术,通过重塑、纠偏、再造机体的免疫系统,实现重大疾病的免疫治疗和规模化产业化。中心团队目前正凝聚和引进包括免疫学、合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生命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生物大分子药学、细胞类药学和组织/器官工程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课题组。


    PI简介:

    李顺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Nature Immunology, Journal of Immunology等知名期刊。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以肿瘤免疫学的基础研究为导向,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开发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抗肿瘤适应性免疫疗法和天然免疫疗法。

    ×

    有意申请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shun.li@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技术员 李顺研究员课题组 2 大专 科技 2021-06-10 2021-12-31

    中心简介:

    合成免疫学是前沿免疫学理论与现代合成生物学技术高度融合交叉的新兴学科,极大推动了重大疾病的免疫治疗现代理论、技术途径和产品研发的飞速发展。合成免疫学研究中心已汇聚了国内外合成免疫学的开拓者和杰出青年人才。拟以肿瘤、自身免疫病、病毒性疾病、器官移植等为免疫治疗的疾病谱,采用新型合成免疫学理论和操控技术,通过重塑、纠偏、再造机体的免疫系统,实现重大疾病的免疫治疗和规模化产业化。中心团队目前正凝聚和引进包括免疫学、合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生命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生物大分子药学、细胞类药学和组织/器官工程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课题组。


    PI简介:

    李顺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Nature Immunology, Journal of Immunology等知名期刊。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以肿瘤免疫学的基础研究为导向,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开发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抗肿瘤适应性免疫疗法和天然免疫疗法。

    ×

    有意申请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shun.li@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助理 李顺研究员课题组 3 硕士 科研 2021-06-10 2021-12-31

    中心简介:

    合成免疫学是前沿免疫学理论与现代合成生物学技术高度融合交叉的新兴学科,极大推动了重大疾病的免疫治疗现代理论、技术途径和产品研发的飞速发展。合成免疫学研究中心已汇聚了国内外合成免疫学的开拓者和杰出青年人才。拟以肿瘤、自身免疫病、病毒性疾病、器官移植等为免疫治疗的疾病谱,采用新型合成免疫学理论和操控技术,通过重塑、纠偏、再造机体的免疫系统,实现重大疾病的免疫治疗和规模化产业化。中心团队目前正凝聚和引进包括免疫学、合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生命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生物大分子药学、细胞类药学和组织/器官工程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课题组。


    PI简介:

    李顺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Nature Immunology, Journal of Immunology等知名期刊。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以肿瘤免疫学的基础研究为导向,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开发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抗肿瘤适应性免疫疗法和天然免疫疗法。

    ×

    有意申请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shun.li@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助理研究员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2 博士 科研 2021-06-03 2021-12-31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专业期刊。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uangxl@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3 博士 科研 2021-06-03 2021-12-31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专业期刊。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uangxl@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部门助理实习生 合成生物大设施 1-2 专科及以上 行政 2021-05-28 2021-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nn.fan@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软件部门助理-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助理 胡政研究员课题组 3 硕士 科研 2021-05-26 2021-12-31

    PI简介:

    胡政,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0至2015年就读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获得遗传学博士学位;2015至2020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组专注于肿瘤演化和基因组学的研究,主要开发利用肿瘤基因组数据推断和预测肿瘤演化的计算模型与分析方法,解析肿瘤克隆演化的模式与机制,探索基于进化理论的肿瘤防治新方法。获得欧洲癌症研究协会“十佳论文奖”、创新基因组研究所博士后奖、中科院院长优秀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奖项。第一或共同通讯作者论文发表在Nature Genetics (3篇)、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PLoS Genetics等国际学术期刊。

    课题组主要方向:

    1.结合肿瘤基因组学、单细胞测序和肿瘤类器官培养,解析肿瘤发生与转移过程的克隆演化模式与机制;

    2.结合高通量测序、细胞谱系追踪和动物实验,解析利用合成细菌治疗实体肿瘤中的肿瘤-细菌相互作用和适应性细胞演化。

    3.开发基于组学数据预测肿瘤克隆演化轨迹的人工智能模型与方法。

    实验室主页:

    https://www.zhenghu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zheng.hu@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及代表性论文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胡政研究员课题组 3 博士 科研 2021-05-26 2021-12-31

    PI简介:

    胡政,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0至2015年就读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获得遗传学博士学位;2015至2020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组专注于肿瘤演化和基因组学的研究,主要开发利用肿瘤基因组数据推断和预测肿瘤演化的计算模型与分析方法,解析肿瘤克隆演化的模式与机制,探索基于进化理论的肿瘤防治新方法。获得欧洲癌症研究协会“十佳论文奖”、创新基因组研究所博士后奖、中科院院长优秀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奖项。第一或共同通讯作者论文发表在Nature Genetics (3篇)、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PLoS Genetics等国际学术期刊。

    课题组主要方向:

    1.结合肿瘤基因组学、单细胞测序和肿瘤类器官培养,解析肿瘤发生与转移过程的克隆演化模式与机制;

    2.结合高通量测序、细胞谱系追踪和动物实验,解析利用合成细菌治疗实体肿瘤中的肿瘤-细菌相互作用和适应性细胞演化。

    3.开发基于组学数据预测肿瘤克隆演化轨迹的人工智能模型与方法。

    实验室主页:

    https://www.zhenghu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zheng.hu@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微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博士后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4-5 博士 科研 2021-05-20 2021-12-31

    PI简介:

    戴俊彪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近五年已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Genome Biology》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和PCT近30项。2017年3月与Sc2.0合作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以封面专刊同期发表了五篇染色体合成相关文章,其中1篇为唯一通讯作者,该成果入选2017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科技进展十大新闻。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相关的重大生物学问题,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同时针对新冠疫情,课题组新开展的研究方向包括病毒高灵敏检测方法的开发;假病毒的构建及应用;病毒的药物筛选及疫苗研发等。实验室设计并构建了迄今世界上最长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相关成果发表在2017 Science期刊上。目前,课题组正牵头开展“国际基因组编写计划”以及“Sc3.0酵母基因组合成计划”等大科学计划,开发合成基因组学使能技术,深化基因组的理性设计与适用对象,拓展合成生物的应用范围,亟待青年才俊的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ian.wang1@siat.ac.cn、fl.zh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助理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5-8 硕士 科研 2021-05-20 2021-12-31

    PI简介:

    戴俊彪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近五年已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Genome Biology》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和PCT近30项。2017年3月与Sc2.0合作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以封面专刊同期发表了五篇染色体合成相关文章,其中1篇为唯一通讯作者,该成果入选2017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科技进展十大新闻。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相关的重大生物学问题,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同时针对新冠疫情,课题组新开展的研究方向包括病毒高灵敏检测方法的开发;假病毒的构建及应用;病毒的药物筛选及疫苗研发等。实验室设计并构建了迄今世界上最长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相关成果发表在2017 Science期刊上。目前,课题组正牵头开展“国际基因组编写计划”以及“Sc3.0酵母基因组合成计划”等大科学计划,开发合成基因组学使能技术,深化基因组的理性设计与适用对象,拓展合成生物的应用范围,亟待青年才俊的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ian.wang1@siat.ac.cn、fl.zh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植物合成生物学博士后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2-3 博士 科研 2021-05-20 2021-12-31

    PI简介:

    戴俊彪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近五年已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Genome Biology》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和PCT近30项。2017年3月与Sc2.0合作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以封面专刊同期发表了五篇染色体合成相关文章,其中1篇为唯一通讯作者,该成果入选2017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科技进展十大新闻。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相关的重大生物学问题,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同时针对新冠疫情,课题组新开展的研究方向包括病毒高灵敏检测方法的开发;假病毒的构建及应用;病毒的药物筛选及疫苗研发等。实验室设计并构建了迄今世界上最长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相关成果发表在2017 Science期刊上。目前,课题组正牵头开展“国际基因组编写计划”以及“Sc3.0酵母基因组合成计划”等大科学计划,开发合成基因组学使能技术,深化基因组的理性设计与适用对象,拓展合成生物的应用范围,亟待青年才俊的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ian.wang1@siat.ac.cn、fl.zh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病毒/抗体/疫苗研究博士后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2-3 博士 科研 2021-05-20 2021-12-31

    PI简介:

    戴俊彪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近五年已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Genome Biology》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和PCT近30项。2017年3月与Sc2.0合作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以封面专刊同期发表了五篇染色体合成相关文章,其中1篇为唯一通讯作者,该成果入选2017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科技进展十大新闻。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相关的重大生物学问题,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同时针对新冠疫情,课题组新开展的研究方向包括病毒高灵敏检测方法的开发;假病毒的构建及应用;病毒的药物筛选及疫苗研发等。实验室设计并构建了迄今世界上最长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相关成果发表在2017 Science期刊上。目前,课题组正牵头开展“国际基因组编写计划”以及“Sc3.0酵母基因组合成计划”等大科学计划,开发合成基因组学使能技术,深化基因组的理性设计与适用对象,拓展合成生物的应用范围,亟待青年才俊的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ian.wang1@siat.ac.cn、fl.zh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哺乳动物基因组合成博士后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3-5 博士 科研 2021-05-20 2021-12-31

    PI简介:

    戴俊彪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近五年已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Genome Biology》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和PCT近30项。2017年3月与Sc2.0合作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以封面专刊同期发表了五篇染色体合成相关文章,其中1篇为唯一通讯作者,该成果入选2017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科技进展十大新闻。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相关的重大生物学问题,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同时针对新冠疫情,课题组新开展的研究方向包括病毒高灵敏检测方法的开发;假病毒的构建及应用;病毒的药物筛选及疫苗研发等。实验室设计并构建了迄今世界上最长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相关成果发表在2017 Science期刊上。目前,课题组正牵头开展“国际基因组编写计划”以及“Sc3.0酵母基因组合成计划”等大科学计划,开发合成基因组学使能技术,深化基因组的理性设计与适用对象,拓展合成生物的应用范围,亟待青年才俊的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ian.wang1@siat.ac.cn、fl.zh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微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博士后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4-5 博士 科研 2021-05-20 2021-12-31

    PI简介:

    戴俊彪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近五年已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Genome Biology》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和PCT近30项。2017年3月与Sc2.0合作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以封面专刊同期发表了五篇染色体合成相关文章,其中1篇为唯一通讯作者,该成果入选2017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科技进展十大新闻。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相关的重大生物学问题,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同时针对新冠疫情,课题组新开展的研究方向包括病毒高灵敏检测方法的开发;假病毒的构建及应用;病毒的药物筛选及疫苗研发等。实验室设计并构建了迄今世界上最长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相关成果发表在2017 Science期刊上。目前,课题组正牵头开展“国际基因组编写计划”以及“Sc3.0酵母基因组合成计划”等大科学计划,开发合成基因组学使能技术,深化基因组的理性设计与适用对象,拓展合成生物的应用范围,亟待青年才俊的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ian.wang1@siat.ac.cn、fl.zh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生物信息学博士后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2-3 博士 科研 2021-05-20 2021-12-31

    PI简介:

    戴俊彪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近五年已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Genome Biology》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和PCT近30项。2017年3月与Sc2.0合作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以封面专刊同期发表了五篇染色体合成相关文章,其中1篇为唯一通讯作者,该成果入选2017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科技进展十大新闻。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相关的重大生物学问题,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同时针对新冠疫情,课题组新开展的研究方向包括病毒高灵敏检测方法的开发;假病毒的构建及应用;病毒的药物筛选及疫苗研发等。实验室设计并构建了迄今世界上最长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相关成果发表在2017 Science期刊上。目前,课题组正牵头开展“国际基因组编写计划”以及“Sc3.0酵母基因组合成计划”等大科学计划,开发合成基因组学使能技术,深化基因组的理性设计与适用对象,拓展合成生物的应用范围,亟待青年才俊的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ian.wang1@siat.ac.cn、fl.zh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助理 赵乔研究员课题组 3 硕士 科研 2021-04-27 2021-12-31

    PI简介:

    赵乔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所合成基因组学研究中心主任。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植物系Iris Meier实验室取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Noble Foundation 美国科学院院士Richard Dixon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是植物天然产物的合成以及调控机制。已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共发表 SCI 论文 2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200,累计他引>1000次,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的文章发表在包括PNAS、Plant Cell、Plant Journal以及Trends in Plant Science等专业期刊上。

    实验室主页:

    http://www.zhaoqiao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iao.zh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赵乔研究员课题组 2-3 博士 科研 2021-04-27 2021-12-31

    PI简介:

    赵乔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所合成基因组学研究中心主任。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植物系Iris Meier实验室取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Noble Foundation 美国科学院院士Richard Dixon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是植物天然产物的合成以及调控机制。已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共发表 SCI 论文 2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200,累计他引>1000次,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的文章发表在包括PNAS、Plant Cell、Plant Journal以及Trends in Plant Science等专业期刊上。

    实验室主页:

    http://www.zhaoqiao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iao.zh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技术员 周佳海研究员课题组 2 本科 科技 2021-04-27 2021-12-31

    PI简介:

    周佳海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学者奖”,入选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Chemistry、Nature Chemical Biology、PNAS,JACS等专业学术期刊。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催化与生物合成相关的酶学研究,通过会聚生物信息学、酶学、结构生物学、蛋白质理性设计等技术方法,重点开展酶的挖掘鉴定、结构机理和分子改造研究。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zho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ing.xiang@siat.ac.cn及yy.yi@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助理研究员 钟超研究员课题组 1-2 博士 科研 2021-04-27 2021-12-31

    PI简介:

    钟超,博士, 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专业,2009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材料系和麻省理工学院合成生物学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回国后于2014年7月~2020年3月在上海科技大学任课题组长和研究员,并于2019年12月晋升为学校常聘教授(Tenured Professor)。自2020年3月起担任先进院合成所材料合成生物学中心主任和研究员。 目前钟博士发表40多篇学术论文,包括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Materials Today, Advanced Materials等杂志内的一作或通讯论文。相关成果授予世界或美国专利3项,在申请世界专利和国内专利各4项。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zho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以邮件方式发送至chao.zhong@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副研究员 钟超研究员课题组 1-2 博士 科研 2021-04-27 2021-12-31

    PI简介:

    钟超,博士, 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专业,2009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材料系和麻省理工学院合成生物学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回国后于2014年7月~2020年3月在上海科技大学任课题组长和研究员,并于2019年12月晋升为学校常聘教授(Tenured Professor)。自2020年3月起担任先进院合成所材料合成生物学中心主任和研究员。 目前钟博士发表40多篇学术论文,包括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Materials Today, Advanced Materials等杂志内的一作或通讯论文。相关成果授予世界或美国专利3项,在申请世界专利和国内专利各4项。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zho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以邮件方式发送至chao.zhong@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高翔副研究员课题组 2 博士 科技 2021-04-20 2021-12-31

    PI简介:

    高翔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2016年在上海生科院获得博士学位,获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中科院院长奖;曾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和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近五年研究成果发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Science Advances和Metabolic engineering等国际学术期刊上。课题组研究方向为半导体合成生物学,从事纳米技术与合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主要方向包括:研究半导体纳米材料与微生物细胞(或酶)界面互作以及细胞代谢调控,开发其在绿色生物制造和废水资源化利用方向的应用;结合半导体和微生物实现光驱固碳生物制造;针对特征代谢物或酶,开展材料-活体微生物复合体的代谢疾病治疗。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gao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gaoxiang@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技术员 黄术强研究员课题组 2 本科 科技类 2021-03-30 2021-12-31

    PI简介:

    黄术强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hemical Bi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合成生物学与微流控、抗生素耐药性与应对策略等。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hua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ue.yu@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助理研究员 周兵研究员课题组 2 博士 科研 2021-03-24 2021-12-31

    PI简介:

    周兵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研究方向为微量营养元素代谢、药物作用机制与疾病。所属实验室在模式生物(酵母、果蝇、小鼠)基础上,结合遗传、分子细胞和生化技术手段,研究微量营养金属离子的代谢与疾病、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方向一:采用果蝇、小鼠模型研究Fe/Zn转运、稳态调节以及和疾病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一系列转运蛋白的生理功能;研究方向二:基于酵母、哺乳细胞和疟原虫的比较研究探索抗疟药物青蒿素分子细胞作用机制,特别是青蒿素和线粒体的互作。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bing.zhou@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助理 刘天罡教授课题组 3-5 硕士 科研 2021-03-11 2021-12-31

    PI简介:

    刘天罡,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973、863计划主题专家等。已发表包括Scienc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JACS、Advanced Science、Small、Metabolic Engineering等 60 余篇论文,拥有多项发明专利。获2018年湖北十大科技事件,2019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利用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致力于微生物药物的发现、高产以及高效制造,针对复杂天然产物生产效率低、发现速度慢两个难题进行攻关,建立自动化微生物铸造平台,开发微生物测序方法、微生物代谢物检测方法和无细胞体系生化分析方法,并打造了多种天然化合物高效合成的底盘细胞。通过对生物合成途径的重新设计和定向优化,成功提升多种重要天然产物的生产发酵水平。实现了维生素E工艺创新,颠覆了维生素E延续了80多年的经典思路,彻底改变了该产品生产的世界格局。基于高效底盘细胞和自动化平台,发现几百种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耐药菌等活性的新天然化合物。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tian.ma@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方向1、2或3-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刘天罡教授课题组 2-4 博士 科研 2021-03-11 2021-12-31

    PI简介:

    刘天罡,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973、863计划主题专家等。已发表包括Scienc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JACS、Advanced Science、Small、Metabolic Engineering等 60 余篇论文,拥有多项发明专利。获2018年湖北十大科技事件,2019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利用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致力于微生物药物的发现、高产以及高效制造,针对复杂天然产物生产效率低、发现速度慢两个难题进行攻关,建立自动化微生物铸造平台,开发微生物测序方法、微生物代谢物检测方法和无细胞体系生化分析方法,并打造了多种天然化合物高效合成的底盘细胞。通过对生物合成途径的重新设计和定向优化,成功提升多种重要天然产物的生产发酵水平。实现了维生素E工艺创新,颠覆了维生素E延续了80多年的经典思路,彻底改变了该产品生产的世界格局。基于高效底盘细胞和自动化平台,发现几百种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耐药菌等活性的新天然化合物。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tian.ma@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方向1、2或3-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实习生(长期) 战略发展办公室 2-3 本科及以上 科研 2021-01-30 2026-12-31

    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合成院”)是由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非法人科研机构,由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具体建设。深圳合成院下设研究部、大设施运行维护部、产业转化中心和综合事务部四个主要部门。深圳合成院的愿景是构建生命,理解生命,融合BT和IT,建设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机构。深圳合成院将秉承“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建院理念,聚焦人工生命体系的理解,重塑与扩展这一重大科学挑战,开展合成生物学基本原理、共性方法和医学转化应用研究。重点突破生命体系定量描述与预测能力,人工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自动化铸造测试等共性关键技术能力,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材料、能源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动生命科学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跨越。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及代表性论文、项目经历等佐证材料邮件方式发送至李老师:yj.li1@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助理/战略专员(长期) 战略发展办公室 1-2 硕士 科研 2021-01-30 2026-12-31

    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合成院”)是由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非法人科研机构,由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具体建设。深圳合成院下设研究部、大设施运行维护部、产业转化中心和综合事务部四个主要部门。深圳合成院的愿景是构建生命,理解生命,融合BT和IT,建设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机构。深圳合成院将秉承“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建院理念,聚焦人工生命体系的理解,重塑与扩展这一重大科学挑战,开展合成生物学基本原理、共性方法和医学转化应用研究。重点突破生命体系定量描述与预测能力,人工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自动化铸造测试等共性关键技术能力,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材料、能源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动生命科学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跨越。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及代表性论文、项目经历等佐证材料邮件方式发送至李老师:yj.li1@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长期) 战略发展办公室 2-3 博士 科研 2021-01-30 2026-12-31

    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合成院”)是由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非法人科研机构,由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具体建设。深圳合成院下设研究部、大设施运行维护部、产业转化中心和综合事务部四个主要部门。深圳合成院的愿景是构建生命,理解生命,融合BT和IT,建设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机构。深圳合成院将秉承“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建院理念,聚焦人工生命体系的理解,重塑与扩展这一重大科学挑战,开展合成生物学基本原理、共性方法和医学转化应用研究。重点突破生命体系定量描述与预测能力,人工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自动化铸造测试等共性关键技术能力,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材料、能源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动生命科学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跨越。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及代表性论文、项目经历等佐证材料邮件方式发送至李老师:yj.li1@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欧阳颀教授实验室 2-4 博士 科研 2021-01-30 2021-12-31

    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合成院”)是由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非法人科研机构,由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具体建设。深圳合成院下设研究部、大设施运行维护部、产业转化中心和综合事务部四个主要部门。深圳合成院的愿景是构建生命,理解生命,融合BT和IT,建设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机构。深圳合成院将秉承“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建院理念,聚焦人工生命体系的理解,重塑与扩展这一重大科学挑战,开展合成生物学基本原理、共性方法和医学转化应用研究。重点突破生命体系定量描述与预测能力,人工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自动化铸造测试等共性关键技术能力,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材料、能源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动生命科学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跨越。

    ×

    有意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发送至:yh.xiang@siat.ac.cn(邮件中请注明应聘的研究方向)

  • 技术员 金帆研究员课题组 2 大专 科技 2021-01-28 2021-12-31

    PI简介:

    金帆,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研发工作,2011年回国工作至今。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Elife、ACS Synthetic Biology等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主要工作致力于发展多种可高通量刻画、控制细菌、细胞表型的新型显微镜技术;阐明了多种和细菌生物被膜致病表型相关的新机制,其中包括:细菌运动、传播,表面粘附、菌间合作的机制。尤其是近年来,基于对基因回路的研究积累,通过紧密结合光遗传学,将研究拓展至了有应用导向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并致力于基于假单胞菌属的生物底盘和基于环鸟苷二磷酸(c-di-GMP)通用基因调控线路的创建,并利用所创建的多种生物底盘以及新型的基因线路去尝试解决和环境、健康直接相关的重大问题。 

    实验室主页: 

    http://jin.isynbio.siat.ac.cn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fan.jin@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助理 合成生物化学研究中心 2 硕士 科研 2021-01-28 2021-12-31

    中心简介:

    合成生物化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Synthetic Biochemistry, CSB)致力于利用合成生物化学技术生产各类有机化合物。中心将汇集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体外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代谢工程及分析化学等领域的诸多人才,组建研究团队。研究内容包括发掘生物系统(植物、微生物、动物、昆虫)中的全新天然生物化学方法;开发能催化非天然生物化学的新型酶;以及改造工程微生物、微生物群落、植物和体外生物系统,利用先进的合成生物技术生产药品、大宗及特殊化学品、材料和生物燃料。

    ×

    有意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t.tang@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合成生物化学研究中心 2 博士 科研 2021-01-27 2021-12-31

    中心简介:

    合成生物化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Synthetic Biochemistry, CSB)致力于利用合成生物化学技术生产各类有机化合物。中心将汇集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体外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代谢工程及分析化学等领域的诸多人才,组建研究团队。研究内容包括发掘生物系统(植物、微生物、动物、昆虫)中的全新天然生物化学方法;开发能催化非天然生物化学的新型酶;以及改造工程微生物、微生物群落、植物和体外生物系统,利用先进的合成生物技术生产药品、大宗及特殊化学品、材料和生物燃料。

    ×

    有意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t.tang@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工艺技术员 合成生物大设施工艺组 2 大专及以上 科技 2021-01-26 2021-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zy.zhang1@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工艺技术员--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自动化应用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工艺组 1 本科及以上 科技 2021-01-26 2021-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zy.zhang1@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自动化应用工程师-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软件前端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集成组 1-2 本科 科技 2021-01-23 2021-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最新的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e.li1@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软件前端工程师-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软件测试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集成组 1-2 本科 科技 2021-01-23 2021-12-31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最新的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e.li1@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软件测试工程师-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运营主管 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 1-2 本科 行政 2021-01-20 2021-12-31

    中心简介:

    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Center,IEC,下称“产业中心”)是集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技术转移服务、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与运营于一体的专职双创工作管理部门。产业中心统筹负责深圳合成院产业化相关工作及产业基金有关事务,负责光明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及深科(深圳)工程生物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本岗位入职于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isynbio_industry@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商务主管 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 1-2 本科 行政 2021-01-20 2021-12-31

    中心简介:

    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Center,IEC,下称“产业中心”)是集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技术转移服务、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与运营于一体的专职双创工作管理部门。产业中心统筹负责深圳合成院产业化相关工作及产业基金有关事务,负责光明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及深科(深圳)工程生物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本岗位入职于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isynbio_industry@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助理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3-5 硕士 科研 2021-01-12 2021-12-31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相关的重大生物学问题,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实验室设计并构建了迄今世界上最长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相关成果发表在2017 Science期刊上。目前,课题组正牵头开展“国际基因组编写计划”以及“Sc3.0酵母基因组合成计划”等大科学计划,开发合成基因组学使能技术,深化基因组的理性设计与适用对象,拓展合成生物的应用范围,亟待青年才俊的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fl.zh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应聘方向-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若干 博士 科研 2021-01-12 2021-12-31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相关的重大生物学问题,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实验室设计并构建了迄今世界上最长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相关成果发表在2017 Science期刊上。目前,课题组正牵头开展“国际基因组编写计划”以及“Sc3.0酵母基因组合成计划”等大科学计划,开发合成基因组学使能技术,深化基因组的理性设计与适用对象,拓展合成生物的应用范围,亟待青年才俊的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fl.zh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应聘方向-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助理 戴磊研究员课题组 1 硕士 科研 2021-01-05 2021-12-31

    PI简介:

    戴磊,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所合成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实验室利用合成生物学的工具,对微生物组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理性设计和精准调控,致力于解决人体健康、农业生产等重大问题。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Nature、PNAS、eLife等国际学术期刊。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eidailab

    联合招聘PI简介:

    闫建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科院青年英才。现任中国农科院农业生物转录组与代谢组学创新团队首席,农业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植物激素与植物次生代谢调控研究。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医药、农业、食品以及生态等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农作物品质鉴定、品种改良育种和发现作物抗逆新机制等关系密切。茉莉素等植物激素在次生代谢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闫建斌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与调控领域已经有十余年积累,尤其在茉莉素激素领域,形成了完整的研究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lant Cell,Mol Plant,Nat Plant,Nature等国际学术期刊。

    实验室主页:

    http://www.agis.org.cn/kydw/y/236077.htm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lei.dai@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戴磊研究员课题组 1 博士 科研 2021-01-05 2021-12-31

    PI简介:

    戴磊,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所合成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实验室利用合成生物学的工具,对微生物组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理性设计和精准调控,致力于解决人体健康、农业生产等重大问题。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Nature、PNAS、eLife等国际学术期刊。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leidailab

    联合招聘PI简介:

    闫建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科院青年英才。现任中国农科院农业生物转录组与代谢组学创新团队首席,农业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植物激素与植物次生代谢调控研究。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医药、农业、食品以及生态等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农作物品质鉴定、品种改良育种和发现作物抗逆新机制等关系密切。茉莉素等植物激素在次生代谢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闫建斌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与调控领域已经有十余年积累,尤其在茉莉素激素领域,形成了完整的研究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lant Cell,Mol Plant,Nat Plant,Nature等国际学术期刊。

    实验室主页:

    http://www.agis.org.cn/kydw/y/236077.htm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lei.dai@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基因组工程与治疗研究中心 6 博士 科研 2020-12-31 2021-12-31

    中心简介:

    基因组工程与治疗研究中心(Center for Genome Engineering and Therapy, CGET)致力于研发编辑、编写及调节核酸(DNA & RNA)和蛋白质等前沿转化生物技术,为病毒感染和衰老等全球范围内具有挑战性的重大疾病,提供治疗方案。中心将汇集基因工程学、遗传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领域的诸多人才,组建研究团队。研究将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及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展开,研究内容包括研发新型基因组工程的技术与方法、研发逆转衰老及抗病毒等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基于机器学习与AI的精准医疗。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chen.yt@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2-3 博士 科研 2020-12-17 2021-12-31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专业期刊。

    DNA数据存储研究-博士后招聘:

    DNA作为信息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密度大、存储时间长、易维护、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 本课题组致力于国际领先的DNA数据存储技术开发,包括DNA数据存储编解码技术,动植物微生物细胞DNA存储技术,DNA数据存储软件和仪器等。诚挚欢迎对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年才俊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uangxl@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戴俊彪课题组与赵乔课题组 3 博士 科研 2020-12-09 2021-12-31

    PI简介:

    戴俊彪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专业期刊。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PI简介:

    赵乔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所合成基因组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植物天然产物的合成以及调控机制。已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共发表 SCI 论文 2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200,累计他引>1000次,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的文章发表在包括PNAS、Plant Cell、Plant Journal以及Trends in Plant Science等国际专业期刊上。

    实验室主页:

    http://www.zhaoqiao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iao.zh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赵乔研究员课题组 2-3 博士 科研 2020-12-05 2021-12-31

    PI简介:

    赵乔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所合成基因组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植物天然产物的合成以及调控机制。已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共发表 SCI 论文 2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200,累计他引>1000次,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的文章发表在包括PNAS、Plant Cell、Plant Journal以及Trends in Plant Science等国际专业期刊上。

    实验室主页:

    http://www.zhaoqiao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iao.zh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周兵研究员课题组 2 博士 科研 2020-12-01 2021-12-31

    实验室简介:

    分子遗传实验室附属于合成生物学所,研究方向为微量元素代谢与疾病,以模式生物(果蝇、小鼠)为模型,研究它们的代谢机制以及失衡与疾病的关系。实验室PI:周兵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bing.zhou@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助理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3 硕士 科研 2020-11-25 2021-12-31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同时研究方向还涉及工程病毒学,主要包括病毒高灵敏检测方法的开发;假病毒的构建及应用;病毒的药物筛选及疫苗研发。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专业期刊。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gb.m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3 博士 科研 2020-11-25 2021-12-31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同时研究方向还涉及工程病毒学,主要包括病毒高灵敏检测方法的开发;假病毒的构建及应用;病毒的药物筛选及疫苗研发。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专业期刊。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gb.m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李汉杰研究员课题组 3 博士 科研 2020-11-19 2021-12-31

    PI简介:

    李汉杰,研究员。李汉杰博士师从中国科学院韩家淮院士,于2014年获得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6年在德国马普衰老研究所所长,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院士Adam Antebi实验室接受系统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训练。研究期间,被评为德国“洪堡学者”。 2016年至2020年在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从事免疫学和单细胞组学研究工作。师从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HHMI)研究员,EMBO院士Ido Amit教授,研究期间获得 “玛丽居里奖学金”。至今已于免疫学领域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其中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Cell、Cell Research、Cell Reports、Journal of Immunology、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j.li@siat.ac.cn ,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助理 杨瑞馥研究员课题组 1-2 硕士 科研 2020-11-17 2021-12-31

    PI简介:

    杨瑞馥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所合成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军事科学院首席科学家。2009年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多项重大、重点项目资助和科技部传染病重大专项、生物安全专项等项目的支持。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证15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项;北京市和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一项。近年来,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Science, Nature Genetics, Nat Com, ISME J, PNAS,CID, MBE等杂志发表学术SCI论文200余篇,被引18,00余次,H因子64 (Google Scholar);已获授权专利40余项。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

    细菌菌基因组学、进化与致病机制和微生物法医学基础数据库的研究,以及检验新技术和微生物组与健康的研究。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ruifuyang@gmail.com,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杨瑞馥研究员课题组 1-2 博士 科研 2020-11-17 2021-12-31

    PI简介:

    杨瑞馥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所合成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军事科学院首席科学家。2009年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多项重大、重点项目资助和科技部传染病重大专项、生物安全专项等项目的支持。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证15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项;北京市和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一项。近年来,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Science, Nature Genetics, Nat Com, ISME J, PNAS,CID, MBE等杂志发表学术SCI论文200余篇,被引18,00余次,H因子64 (Google Scholar);已获授权专利40余项。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

    细菌菌基因组学、进化与致病机制和微生物法医学基础数据库的研究,以及检验新技术和微生物组与健康的研究。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ruifuyang@gmail.com,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博士后 战略发展办公室 2-3 博士 科研 2020-11-12 2021-12-31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及项目经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崔老师:jm.cui@g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助理 高翔副研究员课题组 2-3 硕士 科技 2020-10-27 2020-12-31

    PI简介:

    高翔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芝加哥大学和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博士后。近五年研究成果发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Science Advances和Metabolic engineering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实验室主要运用代谢流量组学和前沿纳米生物技术等方法,从事纳米技术与合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主要方向包括:半导体纳米材料与微生物细胞界面互作以及细胞代谢调控,材料-活体微生物复合体的代谢疾病治疗,人工光合。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gaoxiang@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高翔副研究员课题组 2-3 博士 科研 2020-10-27 2020-12-31

    PI简介:

    高翔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芝加哥大学和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博士后。近五年研究成果发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Science Advances和Metabolic engineering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实验室主要运用代谢流量组学和前沿纳米生物技术等方法,从事纳米技术与合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主要方向包括:半导体纳米材料与微生物细胞界面互作以及细胞代谢调控,材料-活体微生物复合体的代谢疾病治疗,人工光合。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gaoxiang@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技术员 黄术强研究员课题组 2 大专 科技 2020-10-27 2020-12-31

    PI简介:

    黄术强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Microbiology、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Biomaterials和Lab Chip等国际知名期刊。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单细胞技术、细菌耐药性、生物材料、器官芯片等。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huang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ue.yu@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金帆研究员课题组 2-3 博士 科研 2020-10-26 2020-12-31

    PI简介:

    金帆,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研发工作,2011年回国工作至今。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Elife、ACS Synthetic Biology等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主要工作致力于发展多种可高通量刻画、控制细菌、细胞表型的新型显微镜技术;阐明了多种和细菌生物被膜致病表型相关的新机制,其中包括:细菌运动、传播,表面粘附、菌间合作的机制。尤其是近年来,基于对基因回路的研究积累,通过紧密结合光遗传学,将研究拓展至有应用导向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并致力于基于假单胞菌属的生物底盘和基于环鸟苷二磷酸(c-di-GMP)通用基因调控线路的创建,并利用所创建的多种生物底盘以及新型的基因线路去尝试解决和环境、健康直接相关的重大问题。


    实验室主页:

     http://jin.isynbio.siat.ac.cn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fan.jin@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助理 基因组工程与治疗研究中心 2 硕士 科研 2020-09-16 2020-10-17

    中心简介:

    基因组工程与治疗研究中心(Center for Genome Engineering and Therapy, CGET)致力于研发编辑、编写及调节核酸(DNA & RNA)和蛋白质等前沿转化生物技术,为衰老、病毒感染等全球范围内具有挑战性的重大疾病,提供治疗方案。中心将汇集基因工程学、遗传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领域的诸多人才,组建研究团队。研究将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及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展开,研究内容包括研发新型基因组工程的技术与方法、研发逆转衰老及抗病毒等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基于机器学习与AI的精准医疗。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isynbio_cget@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基因组工程与治疗研究中心 6 博士 科研 2020-09-16 2020-10-17

    中心简介:

    基因组工程与治疗研究中心(Center for Genome Engineering and Therapy, CGET)致力于研发编辑、编写及调节核酸(DNA & RNA)和蛋白质等前沿转化生物技术,为衰老、病毒感染等全球范围内具有挑战性的重大疾病,提供治疗方案。中心将汇集基因工程学、遗传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领域的诸多人才,组建研究团队。研究将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及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展开,研究内容包括研发新型基因组工程的技术与方法、研发逆转衰老及抗病毒等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基于机器学习与AI的精准医疗。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isynbio_cget@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应用数学-研究助理/工程师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1 本科 科研 2020-08-28 2020-9-29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专业期刊。

    DNA数据存储方向-研究助理/工程师招聘

    DNA作为信息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密度大、存储时间长、易维护、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 本课题组致力于国际领先的DNA数据存储技术开发,包括DNA数据存储编解码技术,动植物微生物细胞DNA存储技术,DNA数据存储软件和仪器等。诚挚欢迎对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年才俊加盟!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发送至:huangxl@siat.ac.cn(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岗位+姓名+学校;邮件中请注明应聘的研究方向)

  • 生物信息-研究助理/工程师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1 本科及以上 科研 2020-08-28 2020-9-29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专业期刊。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DNA数据存储方向-研究助理/工程师招聘

    DNA作为信息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密度大、存储时间长、易维护、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 本课题组致力于国际领先的DNA数据存储技术开发,包括DNA数据存储编解码技术,动植物微生物细胞DNA存储技术,DNA数据存储软件和仪器等。诚挚欢迎对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年才俊加盟!

    ×

    有意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发送至:huangxl@siat.ac.cn(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岗位+姓名+学校;邮件中请注明应聘的研究方向)

  • 分子生物学-研究助理/工程师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2 硕士 科研 2020-08-28 2020-9-29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专业期刊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DNA数据存储方向-研究助理/工程师招聘

    DNA作为信息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密度大、存储时间长、易维护、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 本课题组致力于国际领先的DNA数据存储技术开发,包括DNA数据存储编解码技术,动植物微生物细胞DNA存储技术,DNA数据存储软件和仪器等。诚挚欢迎对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的青年才俊加盟!

    ×

    有意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发送至:huangxl@siat.ac.cn(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岗位+姓名+学校;邮件中请注明应聘的研究方向)

  • 博士后/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3 本科及以上 科技 2020-08-20 2026-06-30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xf.fu@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技术员 合成生物大设施 3 本科 科技 2020-08-20 2026-06-30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xf.fu@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软件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3 本科 科技 2020-08-20 2026-06-30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xf.fu@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生物信息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3 硕士 科技 2020-08-20 2026-06-30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xf.fu@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运维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1 本科 科技 2020-08-20 2026-06-30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xz.lu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4 本科及以上 科技 2020-08-18 2026-06-30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howard@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胡勇副研究员课题组 1 博士 研究类 2020-06-29 2026-06-30

    PI简介:

    胡勇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Protocol, Biomaterials等国际专业期刊。实验室专注于mRNA基因疗法的临床转化研究,课题团队利用基因与细胞工程学方法,通过定量生物学研究手段,研究基因与细胞治疗在临床转化中的基本问题。

    课题组研究方向包括:

    转化医学方向:

    1. 新发传染病mRNA疫苗的研发;

    2. mRNA编码的肿瘤新抗原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3. mRNA介导的被动免疫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4. mRNA药物的蛋白替代疗法及其应用;

    5. 基因激活基质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等

    基础应用研究方向:

    1. 核糖核酸新型修饰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2. mRNA合成方法学的研究;

    3. mRNA药物药代动力学(PK)/药效学(PD)分析;

    4. RNA基因回路的研究等。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h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ong.hu@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助理/技术员 胡勇副研究员课题组 1 大专及以上学历 研究类 2020-06-29 2026-06-30

    PI简介:

    胡勇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Protocol, Biomaterials等国际专业期刊。实验室专注于mRNA基因疗法的临床转化研究,课题团队利用基因与细胞工程学方法,通过定量生物学研究手段,研究基因与细胞治疗在临床转化中的基本问题。 

    课题组研究方向包括:

    转化医学方向:

    1. 新发传染病mRNA疫苗的研发;

    2. mRNA编码的肿瘤新抗原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3. mRNA介导的被动免疫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4. mRNA药物的蛋白替代疗法及其应用;

    5. 基因激活基质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等

    基础应用研究方向:

    1. 核糖核酸新型修饰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2. mRNA合成方法学的研究;

    3. mRNA药物药代动力学(PK)/药效学(PD)分析;

    4. RNA基因回路的研究等。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h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ong.hu@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客座学生 胡勇副研究员课题组 3 本科及以上 研究类 2020-06-29 2026-06-30

    PI简介:

    胡勇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Protocol, Biomaterials等国际专业期刊。实验室专注于mRNA基因疗法的临床转化研究,课题团队利用基因与细胞工程学方法,通过定量生物学研究手段,研究基因与细胞治疗在临床转化中的基本问题。

    课题组研究方向包括:

    转化医学方向:

    1. 新发传染病mRNA疫苗的研发;

    2. mRNA编码的肿瘤新抗原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3. mRNA介导的被动免疫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4. mRNA药物的蛋白替代疗法及其应用;

    5. 基因激活基质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等 

    基础应用研究方向:

    1. 核糖核酸新型修饰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2. mRNA合成方法学的研究;

    3. mRNA药物药代动力学(PK)/药效学(PD)分析;

    4. RNA基因回路的研究等。

    实验室主页:

     http://isynbio.siat.ac.cn/hu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ong.hu@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王江云研究员课题组 3 博士 研究类 2020-06-24 2026-06-30

    PI简介:

    王江云,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学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化学博士,美国Scripps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Nature Chemical Biology、Angew Chem Int Ed Engl、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拥有多项发明专利,主持国家重大、重点项目若干。

    研究方向:

    课题组以合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和新一代疫苗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具体内容包括:

    1.基于合成生物学手段改造病原微生物,开发安全性高、保护效果强的新一代活疫苗。

    2.金属酶的结构功能研究与设计及定向进化。

    3. 生物电化学催化与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 

    实验室主页:http://www.ibp.cas.cn/ktzz/ktzz_W/201308/t20130829_3920425.html 

    ×

    有意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同时发送至王江云研究员(jwang@ibp.ac.cn)和谭磊副研究员(lei.tan@siat.ac.cn)。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岗位+姓名+毕业院校,邮件中请简要介绍研究经历,和对于未来研究方向的设想。博士后岗位的申请者请提供至少两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


  • 技术员 金帆研究员课题组 若干 大专 科技类 2020-06-16 2026-06-30

    PI简介:

    金帆,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研发工作,2011年回国工作至今。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Elife、ACS Synthetic Biology等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主要工作致力于发展多种可高通量刻画、控制细菌、细胞表型的新型显微镜技术;阐明了多种和细菌生物被膜致病表型相关的新机制,其中包括:细菌运动、传播,表面粘附、菌间合作的机制。尤其是近年来,基于对基因回路的研究积累,通过紧密结合光遗传学,将研究拓展至有应用导向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并致力于基于假单胞菌属的生物底盘和基于环鸟苷二磷酸(c-di-GMP)通用基因调控线路的创建,并利用所创建的多种生物底盘以及新型的基因线路去尝试解决和环境、健康直接相关的重大问题。

    实验室主页: http://jin.isynbio.siat.ac.cn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fan.jin@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副研究员 赵乔研究员课题组 1 博士 研究类 2020-06-01 2026-06-30

    PI简介:

    赵乔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所合成基因组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植物天然产物的合成以及调控机制。已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共发表SCI 论文 2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200,累计他引>1000次,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的文章发表在包括PNAS、Plant Cell、Plant Journal以及Trends in Plant Science等国际专业期刊上。

    拟负责课题:

    1.植物/微生物底盘高效合成药用天然产物;

    2.药用植物代谢物合成通路解析;

    3.拟南芥代谢物合成调控的分子机制(分子生物学方向)。

    实验室主页:

    http://www.zhaoqiao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及代表性论文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iao.zh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赵乔研究员课题组 2-3 博士 研究类 2020-06-01 2026-06-30

    PI简介:

    赵乔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所合成基因组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植物天然产物的合成以及调控机制。已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共发表SCI 论文 2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200,累计他引>1000次,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的文章发表在包括PNAS、Plant Cell、Plant Journal以及Trends in Plant Science等国际专业期刊上。

    拟负责课题:

    1.植物/微生物底盘高效合成药用天然产物;

    2.药用植物代谢物合成通路解析;

    3.拟南芥代谢物合成调控的分子机制(分子生物学方向)。

    实验室主页:

    http://www.zhaoqiao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及代表性论文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iao.zh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研究助理 赵乔研究员课题组 3 硕士 研究类 2020-06-01 2026-06-30

    PI简介:

    赵乔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所合成基因组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植物天然产物的合成以及调控机制。已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共发表SCI 论文 2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200,累计他引>1000次,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的文章发表在包括PNAS、Plant Cell、Plant Journal以及Trends in Plant Science等国际专业期刊上。

    拟负责课题:

    1.植物/微生物底盘高效合成药用天然产物;

    2.药用植物代谢物合成通路解析;

    3.拟南芥代谢物合成调控的分子机制(分子生物学方向)。

    实验室主页:

    http://www.zhaoqiaolab.org/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及代表性论文以邮件方式发送至qiao.zha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化学蛋白质组学实验室 2 博士 研究类 2020-05-29 2026-06-30

    PI简介:

    李楠,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PI。他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学系获得学士学位,于荷兰莱顿大学数学与自然科学学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和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从事博士后研究。其化学蛋白质组学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化学蛋白质组学在合成生物学与分子药理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发表在Nat Protoc,Curr Opin Chem Biol,Nat Methods,Leukemia,ACIE等国际知名期刊。

    研究领域:

    化学与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的开发与应用,主要关注的生物学问题包括:

    (1)不同模型中的蛋白质组时空动力学;

    (2)菌群中的活性蛋白质组;

    (3)微弱和瞬时蛋白质相互作用。

    实验室网址:

    http://isynbio.siat.ac.cn/chemoproteomics/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以邮件方式发送至nan.li@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戴俊彪研究员课题组 3 博士 研究类 2020-05-26 2026-06-30

    PI简介: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实验室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专业期刊。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dailab/

    ×

    有意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以及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扫描件)以邮件方式发送至jn.lu@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邮件中请注明应聘的研究方向,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张先恩研究员课题组 若干 博士 研究类 2020-05-22 2026-06-30

    PI简介:

    张先恩,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加拿大Alberta大学荣誉科学博士。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亚洲生物技术协会(AFOB)纳米生物技术/生物传感/生物芯片分会共同会长,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等学术期刊的顾问或编委。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

    1. 病原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可视化;

    2. 纳米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技术对肿瘤的识别与干预。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yx.ma1@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技术员 李雪飞课题组 2 大专及以上 科技类 2020-05-21 2026-06-30

    PI简介:

    李雪飞,副研究员。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于2008年至2012年在香港浸会大学攻读博士。博士期间主要从事细菌代谢网络以及利用细菌治疗肿瘤的理论研究。博士后阶段进入美国莱斯大学的理论生物物理研究中心,从事肿瘤微环境的理论研究。在莱斯大学工作期间(2015-2019),发表第一作者文章4篇,其中包括2篇PNAS。李博士的专业特长主要是对生物系统进行数理建模分析,以及对生物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

    具体研究方向一:

    利用合成细菌治疗肿瘤是合成所的重点方向之一。其中,合成细菌与肿瘤内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有效治疗的关键。李博士课题组已经与合成所内相关团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课题组将通过对相关肿瘤切片图像的定量分析,构建合理的数学物理模型以理解相关实验现象,着重研究合成细菌治疗肿瘤的机理,从而为合成细菌的理性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具体研究方向二:

    在癌症研究领域内,癌细胞本身的上皮与间质转化状态会促进癌症的转移和提高癌细胞的抗药性。同时,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癌细胞上皮与间质转化状态可能与肿瘤内免疫细胞入侵程度相关。因此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控制癌症发展和扩散十分重要。课题组将通过对已发表的数据库中的肿瘤样本基因表达数据进行系统的大规模分析,具体研究不同的癌症类型中癌细胞上皮与间质转化状态与肿瘤内免疫细胞入侵程度的相关性。其外,通过与其他实验团队合作,定量分析癌细胞与各类免疫细胞的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理解癌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机制。

    具体研究方向三: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在特定血癌和淋巴癌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成功。但是,该类T细胞对实体瘤的治疗效果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无效治疗背后的机理并不明确,而且相关的机制研究也相对滞后。目前,研究领域内普遍认为肿瘤内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以及细胞外基质纤维是约束该类细胞在实体肿瘤中发挥功能的主要障碍。先进院已经有相关实验团队从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研究。李博士课题组的理论研究模式可以与已有的实验团队实现优势互补,推动相关抑制机制的研究。


    ×

    有意者请将本人简历及能够证明相关科研能力的相关电子文件材料发送至xuefei.li@siat.ac.cn(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岗位+姓名+学校+专业)


  • 研究助理 李雪飞课题组 若干 硕士研究生 科技类 2020-05-21 2026-06-30

    PI简介:

    李雪飞,副研究员。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于2008年至2012年在香港浸会大学攻读博士。博士期间主要从事细菌代谢网络以及利用细菌治疗肿瘤的理论研究。博士后阶段进入美国莱斯大学的理论生物物理研究中心,从事肿瘤微环境的理论研究。在莱斯大学工作期间(2015-2019),发表第一作者文章4篇,其中包括2篇PNAS。李博士的专业特长主要是对生物系统进行数理建模分析,以及对生物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

    具体研究方向一:

    利用合成细菌治疗肿瘤是合成所的重点方向之一。其中,合成细菌与肿瘤内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有效治疗的关键。李博士课题组已经与合成所内相关团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课题组将通过对相关肿瘤切片图像的定量分析,构建合理的数学物理模型以理解相关实验现象,着重研究合成细菌治疗肿瘤的机理,从而为合成细菌的理性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具体研究方向二:

    在癌症研究领域内,癌细胞本身的上皮与间质转化状态会促进癌症的转移和提高癌细胞的抗药性。同时,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癌细胞上皮与间质转化状态可能与肿瘤内免疫细胞入侵程度相关。因此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控制癌症发展和扩散十分重要。课题组将通过对已发表的数据库中的肿瘤样本基因表达数据进行系统的大规模分析,具体研究不同的癌症类型中癌细胞上皮与间质转化状态与肿瘤内免疫细胞入侵程度的相关性。其外,通过与其他实验团队合作,定量分析癌细胞与各类免疫细胞的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理解癌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机制。

    具体研究方向三: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在特定血癌和淋巴癌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成功。但是,该类T细胞对实体瘤的治疗效果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无效治疗背后的机理并不明确,而且相关的机制研究也相对滞后。目前,研究领域内普遍认为肿瘤内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以及细胞外基质纤维是约束该类细胞在实体肿瘤中发挥功能的主要障碍。先进院已经有相关实验团队从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研究。李博士课题组的理论研究模式可以与已有的实验团队实现优势互补,推动相关抑制机制的研究。

    ×

    有意者请将本人简历及能够证明相关科研能力的相关电子文件材料发送至xuefei.li@siat.ac.cn(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岗位+姓名+学校+专业)


  • 博士后 李雪飞课题组 1 博士研究生 研究类 2020-05-21 2026-06-30

    PI简介:

    李雪飞,副研究员。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于2008年至2012年在香港浸会大学攻读博士。博士期间主要从事细菌代谢网络以及利用细菌治疗肿瘤的理论研究。博士后阶段进入美国莱斯大学的理论生物物理研究中心,从事肿瘤微环境的理论研究。在莱斯大学工作期间(2015-2019),发表第一作者文章4篇,其中包括2篇PNAS。李博士的专业特长主要是对生物系统进行数理建模分析,以及对生物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

    具体研究方向一:

    利用合成细菌治疗肿瘤是合成所的重点方向之一。其中,合成细菌与肿瘤内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有效治疗的关键。李博士课题组已经与合成所内相关团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课题组将通过对相关肿瘤切片图像的定量分析,构建合理的数学物理模型以理解相关实验现象,着重研究合成细菌治疗肿瘤的机理,从而为合成细菌的理性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具体研究方向二:

    在癌症研究领域内,癌细胞本身的上皮与间质转化状态会促进癌症的转移和提高癌细胞的抗药性。同时,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癌细胞上皮与间质转化状态可能与肿瘤内免疫细胞入侵程度相关。因此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控制癌症发展和扩散十分重要。课题组将通过对已发表的数据库中的肿瘤样本基因表达数据进行系统的大规模分析,具体研究不同的癌症类型中癌细胞上皮与间质转化状态与肿瘤内免疫细胞入侵程度的相关性。其外,通过与其他实验团队合作,定量分析癌细胞与各类免疫细胞的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理解癌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机制。

    具体研究方向三: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在特定血癌和淋巴癌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成功。但是,该类T细胞对实体瘤的治疗效果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无效治疗背后的机理并不明确,而且相关的机制研究也相对滞后。目前,研究领域内普遍认为肿瘤内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以及细胞外基质纤维是约束该类细胞在实体肿瘤中发挥功能的主要障碍。先进院已经有相关实验团队从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研究。李博士课题组的理论研究模式可以与已有的实验团队实现优势互补,推动相关抑制机制的研究。

    ×

    有意者请将本人简历及能够证明相关科研能力的相关电子文件材料发送至xuefei.li@siat.ac.cn(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岗位+姓名+学校+专业)


  • 独立PI(研究员/副研究员) 合成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心2020年课题组 若干 博士 研究类 2020-05-18 2026-06-30

    ×

    联系方式:

    申请者请将材料(CV, cover letter)发送至:lei.dai @siat.ac.cn



  • 电子硬件工程师 合成生物大设施 1 大专 工程师 2020-05-18 2026-06-30

    单元介绍: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项目 (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fan.jin@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张立新研究员课题组 3 博士 研究类 2020-05-14 2026-06-30

    PI简介:

    张立新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客座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014年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罗氏青年科学家”奖;2016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获得“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


    张立新教授在微生物化学生物学领域做出了系统性和开创性的研究:利用自主构建的我国南海微生物天然产物资源库,进行高通量筛选活性化合物(PNAS2007, NPR2010, Nature Biotech2016),解决了传统的单个钓鱼式的药物筛选模式无法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创新药物的巨大需求的问题,发现了其作用机制并提高产量(PNAS2011, 2015),揭示了库中青蒿素类的新环内过氧桥键合酶的功能和机制(Nature2015)。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真菌药物新机制(Angrew2013, 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2016)。利用可以可感知各种环境因子(包括阿维菌素)的遗传“智能元件”——别构转录调控蛋白(aTF),实现了代谢物小分子的检测和实时传感(Sci adv2018,Nat Commun 2019)。解密了链霉菌胞内三酰甘油(TAGs)降解机制,首次在代谢水平上清晰阐明链霉菌初级代谢到次级代谢的代谢转换机制并进行工程应用(Nat Biotech 2019)。还通过专利转化助力我国成为世界上阿维菌素的唯一生产国(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张立新教授主编或参与编写八部学术专著(英文四部),获得16项国际专利发明授权,26项国内发明授权专利,目前已在Nature等杂志发表200多篇论文。担任2016-2018年国际化学生物学会International Chemical Biology Society(ICBS)主席;2015-2016年实验室自动化与筛选协会(The Society for Laboratory Automation and Screening, SLAS)亚洲委员会主席;国际工业微生物遗传学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Genetics of Industrial Microorganisms (GIM)董事;国际放线菌学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Biology of Actinomycetes (ISBA)董事。兼任美国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Visiting professor);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顾问(Advisor)和海外评审专家;并担任《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主编、《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副主编等学术职务。


    实验室主页: 
    http://zhanglab.caspmi.cn/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jk.liu1@siat.ac.cn并抄送lzhang03@gmail.com,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为了高效沟通,可微信联系16620021987。


  • 生物信息学软件产品经理 合成生物大设施 若干 本科或以上 管理类 2020-04-27 2026-06-30

    合成生物大设施简介: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合成生物大设施旨在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工业化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将自动化、信息化与生物技术相融合,实现高通量、标准化合成生物研发能力,服务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

    ×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以邮件方式发送至xz.luo@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生物信息学产品经理-学校名称-专业-姓名”,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要求为PDF)附在邮件中,简历命名方式请与邮件标题保持一致。


  • 博士后 刘陈立研究员课题组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吕雪梅研究员课题组 2 博士 研究类 2020-04-26 2026-06-30

    PI和课题组介绍

    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所刘陈立研究员课题组

    实验室主页:http://isynbio.siat.ac.cn/liulab/

    2.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适应性进化与进化医学学科组”学科组负责人吕雪梅研究员。研究方向:1)物种形成的组学机制:以自然物种为研究对象,用组学的手段,研究种群历史和进化驱动力对物种形成的作用,和适应性表型产生的基因组和表观组机理。2)体细胞的进化:以细胞水平的变异和进化为核心,探究从正常体细胞遗传和表观变异的累积、到细胞适应性改变的形成和进化一系列过程的基本规律;在进化理论框架指导下的临床应用研发,利用新材料、新技术,研究肿瘤治疗的“老药新用”策略。3)生态进化的种群动态:将细胞进化作为模式体系,理解不同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突变、竞争、选择压力等对进化的作用,解决在自然种群中难以追踪和分析的生态和进化生物学基本问题。成果发表于PNAS、Science Advances、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Genome Research、Annual Review Genetics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获得多项专利;承担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课题、中科院重点部署、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和重点项目等项目。

    ×

    请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简历。邮件主题及相关材料打包请注明:博士后应聘+姓名。

    联系人:汤易雨立

    E-mail:tangyiyuli@mail.kiz.ac.cn

    单位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1068号(518055)

    云南省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中科院昆明动物所(650223)